跨国推介、跨界评选…… 《文汇报》:一项设计“兴师动众”为哪般

08.06.2016  15:19

年轻——这是参赛选手留给专家组的最大感受。个人和团体参赛的1387名报名者中,25岁以下的占到43%,25-35岁的则超过半数。

专家认为,年轻设计师除了专攻设计本身,更应该考虑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比如公共空间与商业运营结合,使自己的设计不仅“被看”,还能“被用”。记者注意到,报名者中以景观师居多,其次是建筑师和规划师,还有的出身公共艺术、雕塑、美术、人文地理、市政等专业。更加“兴师动众”的是,主办方积极与国外建筑协会接洽,在十多所高校推介本次比赛,覆盖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韩国等国。

不同国家的年轻设计师的确为东岸21公里的设计注入了新能量,这一点在一等奖作品中便有所体现。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认为,该方案系统地考虑了黄浦江对岸的整体关系,又兼顾节点,体现了专业水准。对比之下,大部分方案都只是“就东岸论东岸”。

声称自己是规划设计领域“百分之百外行”的作家淳子认为,这个方案首先呈现的是一个“”字,体现了和谐之美。跑步猫体能训练馆创始人季斐翀说,一等奖方案颇具创意地考虑到了“浦江东岸”品牌营运策划,这比单纯的建筑学更接地气,使整片区域的价值得以更好体现。昨天,像这样的“纯外行”评委共有三位,言辞分量在九位评审委员中同样不可小觑。

郑时龄认为,这种开门做设计的方式将是大势所趋。13年前,德国汉堡在全社会征集某海港的设计方案,应邀参加的不仅有规划师、建筑师、政府人员,还有很多普通市民,专业人士看构思、析理念,外行人谈感受、品位与生活的联系。国内还需要更多时间来培育公众参与的兴趣,并给予更多类似的机会。

获奖名单

一等奖

22号,千府国际设计师盛临《贯通的不止是东岸,更是梦想的彼岸

二等奖

565号,美国哈佛大学《江面乃城市名片

420号,华东理工大学《雨洪将至

三等奖

581号,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智岸探索智城体验

288号,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看得见的能量

109号,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原子城市·点生活

文汇报》第12版



    原文来源: 文汇报   |  发表时间:2016-06-08   |  作者: 史博臻
    原文链接: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6/08/content_43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