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文作为国际会议同传接力语: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第三届多语种接力同传赛

08.07.2021  15:52

7月4日,第三届多语种接力同传赛决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逸夫会堂举办。本次大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高级翻译学院承办,中国翻译协会(TAC)口译委员会和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本次大赛共涉及9个语种,决赛循例采用多语接力形式,以中文为接力语,进行阿拉伯语、法语、德语、日语、朝(韩)语、俄语、西班牙语与英语的接力同传。


尽管疫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便,但本届大赛热度不减反增,亮点纷呈。参与初赛的高校由上一届的43所增加到51所,报名选手也由337人增加到544人;最终来自26所高校的119名选手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大赛全程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进行。在初赛环节,学院使用了自主设计的“接力同传赛初赛考试系统”,邀请所有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陆系统完成“外译中”和“中译外”两轮同传测试。决赛前一天晚上,大赛组委会贴心地准备了赛前测试环节,由学院口译专任教师王吟颖博士向参赛选手讲解决赛流程,并分批带领选手熟悉赛场环境,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设备操作。


决赛当天的线下比赛分7轮进行。选手通过抽签的形式决定自己的轮次、箱号和传译顺序。每一轮中,每位选手共有三次口译展示环节,选手需要将演讲视频从对应语言译入汉语,还需要自行选择频道,与其他两个语种的口译员完成接力,将其中文译入各自目标语言。这是口译素质的考验,也是心态和体力的挑战。 


决赛的一大亮点是组委会充分利用技术手段,首次将ZOOM线上平台的传译功能完美融入线上接力同传赛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选手因疫情原因不能来现场参赛,大赛组委会特意为他们安排了两轮线上接力环节,在整体上保障线上线下环节无缝对接,决赛进展顺利。 


此外,决赛还特别设计了国际翻译高校表演赛环节,邀请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英国巴斯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4所国际知名翻译院校的8名在校生线上进行接力同传。选手们在中国、德国、英国、美国连线决赛现场,克服时差困难,为线下评委和选手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展示。


本次决赛评委由各参赛院校的带队教师担任,评委老师一边听源语,一边听选手同传,对各位选手的表现作出公正的评判。为了在打分时兼顾公平,考虑到时,中文输出质量会影响到后续接力“中译外”的同传表现,因此在评判时“外译中”占总分60%,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接力语质量对最终成绩的影响。在紧张又激烈的赛事氛围中,来自各高校的选手们镇定自若、稳定发挥,赢得了在场领导和评委老师的高度肯定。 


在赛后致辞环节,获得英汉组二等奖的两位选手联袂提供了同传服务。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教授亲临现场,高度肯定了此次大赛的人气和成功,并指出同传接力赛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赛事,符合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主席、意大利特里斯特大学 Maurizio Viezzi 教授通过视频祝贺大赛成功举办,他高度肯定多语接力同传赛的意义,建议明年的大赛升级成包括 CIUTI 成员在内的世界高校间国际赛事。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姜永钢主任指出这次赛事举办得非常成功,选手们的表现非常精彩,同时他也建议这一赛事值得好好总结研究,争取进一步国际化。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秘书长詹成教授指出疫情期间能够召开如此大型的赛事实属不易,主办方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使得这次赛事顺利举行,中国译协口译委员会将继续不遗余力提供支持。此外,国际同行专家也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大赛的成功表达了祝贺。 


致辞结束后,颁奖典礼和点评环节在逸夫会堂举行。受邀领导和评委专家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牌和获奖证书。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朝鲜语教授李丽秋代表评委向大赛主办方表示感谢,并针对选手的共性特点做点评,提出建议。


最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教授代表承办方做总结发言,她对各位莅临嘉宾师生选手们表达谢意,感谢了所有关心和支持此次大赛的领导和机构,以及为大赛无私奉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表示上外高翻将不负各方重托,继续做好多语种接力同传赛这一品牌。


本次接力同传赛为口译师生搭建了一个交流、创新、合作的实践平台,优秀口译学子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多语口译工作的理解和兴趣,让他们在比赛中领悟口译魅力,交流口译经验,提高口译能力。同时,大赛的举办有助于促进口笔译专业教学与科研的交流,推动翻译学科发展,使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向国际组织输出语言人才的桥头堡。


上外举办的三届同传接力赛都一以贯之地选择以中文作为接力语,这种多语同传模式吸引了诸多国内院校学者和译界专家的关注和支持,也赢得了联合国、欧盟和其他国际组织的高度赞赏。践行这种模式的背后有着深刻用意。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加入了该倡议,国内众多国际大型会议都选择以中文作为接力语。事实证明,推动中文作为国际会议同传接力语不但可行,而且十分必要,此举将助力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拓展中文在国际交流中的应用,扩大中文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让国际社会听到中国故事和声音,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