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姐5年跋山涉水探望抗战老兵 "为无名英雄付出值得"

31.08.2015  10:40

原标题: “为国家的这些无名英雄付出,值得

  据《劳动报》报道,近5年来,家住松江区洞泾镇润景小区的50岁杜清大姐的业余生活几乎让“抗战老兵”占满了———节衣缩食、打零工,只为尽可能地给生活困难的老兵一些资助;遇到假期,她就走进贫困山区,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探望那些孤苦伶仃的老兵。

  5年来,杜清坚持着这样一份公益事业,面对别人的嘲笑、质疑,她一笑而过。“关爱抗战老兵是你我共同的责任。”这是她留在社交网站上的一句话。

  自小就有军人情结

  在杜清简单装修的80多平方米的家中,几乎没有值钱的家具和家电,而这样的居住环境,也是她卖了原先在宝山2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今年才置换而来的。在她的家里,这几年跋山涉水寻访慰问抗战老兵的车票和汇款单,却积攒了满满一抽屉。

  杜清告诉记者,自己今年刚刚退休,自小就有军人情结,这也许和出生在军人家庭有关。杜清的叔叔叫杜心,曾经是一名抗美援朝的战地记者,也是朝鲜板门店谈判的特约记者,杜清说,叔叔经常会与晚辈们讲起战场上的经历,这让她从小对军人十分崇拜。

  2010年,女儿为杜清申请了QQ账号,没想到的是,这让她从对军人的崇拜,投身到慰问老兵的公益事业中去。一天,她在网上看见了一名祖籍甘肃的老兵“史大哥”的QQ空间,“有的人会忘记英烈,但我无法忘记。假如不是战友挡住了射向我的子弹,我或许也像他们一样已经死去多年……”“史大哥”名叫史正德,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他虽死里逃生,但是许多战友却牺牲在战场上。史正德将自己的故事记录在他的QQ空间里,还经常发起各类关爱老兵的主题公益活动。

  杜清看完后大为感动,当时就和史正德通了电话,“我不是军人,你们的公益活动我可以参加吗?”淳朴的西北汉子欣然答应,因为她是第一个主动打来电话的志愿者。正是那一年,杜清开始了关爱老兵的志愿活动。

   在关爱老兵的路上奔忙

  5年来,杜清和志愿者们在关爱老兵的路上奔忙。他们帮助烈士亲属实现到老山祭奠亲人的愿望;去老挝乌多姆赛省中国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奔赴广州康复医院,看望残疾老兵。究竟跑了多少地方,杜清已经记不清楚。

  去年7月,杜清听到志愿者要去山东慰问抗日老兵,她又第一个报名,其中的一个老兵,她女儿用压岁钱已经资助了2年多。“从上海坐了一夜的火车赶到山东,和山东的志愿者汇合后,用了两天多的时间,走进大山深处看望了4个抗日老兵,尽管很累,但觉得很值得。”杜清说。家住山东微山岛的老兵殷延伟,今年已经90多岁,身体十分不好,数十年来一直蜗居在破败不堪的土坯房里,她和志愿者们一起帮忙,修葺了房屋,让老人安度晚年。枣庄的老兵张绪恒今年已经100岁了,子女有的已经去世,有的也年岁已高,生活极为贫困。2012年,杜清和志愿者们组织了帮扶小组,10个人一个小组,每人50元,每月给老人寄去500元生活费。而杜清的女儿在妈妈的影响下,主动要求用自己的压岁钱参与关爱老兵的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殷延伟老兵家修葺完房屋后,老人一定要志愿者们在家中吃饭,桌上摆放着老人平时不舍得吃的鸡鸭等菜肴,让杜清百感交集。当看到杜清从上海带去的大白兔奶糖和康元饼,并听说杜清是上海人时,老人激动地拉着她的手说:“你是来看我的第一个上海人,我也有战友在上海,可惜都已不在人世了。

   他们值得我为之付出

  退休前,杜清只是一名普通的物业人员,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不仅要维持日常生活开销,还要供女儿上学。5年里,为了有钱去看望老兵,她不敢乱花一分钱,每到周末或是下班的时候,做钟点工打零工,补贴家用。

  然而,关爱老兵这种比较另类的公益,带给杜清的除了辛劳,更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有些人更是认为她在作秀,但她毫不动摇。而让她坚持这份事业的,还有来自临终前叔叔杜心的鼓励。这些年做志愿者,她从未告诉过身边的亲戚。叔叔杜心去年病重,杜清去看望时,叔叔就问她都在忙什么啊?杜清才将这几年的经历告诉叔叔,叔叔听完泪流满面,感动不已,竖起大拇指,连声说了几个“”。

  今年,女儿考上理想的寄宿学校,杜清也退休了,她有更多时间投身这份公益事业,这两天正在为下月去成都看望老兵做准备。“大多数抗日老兵现在都年事已高,这些人是国家的无名英雄,不少人生活现在极为困难,他们值得我为之付出和坚持。”杜清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