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子掀起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热潮
新闻中心讯 “七年,把青春扎根在最贫困的农村,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青年习近平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奋斗成长,始终不渝为人民服务。”新闻学院2017级博士生范佳秋刚刚入学,就跟着新班级党支部一起阅读、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他谈道:“作为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曾在贵州山区支教一年,在西部深入接触、亲身感受了中国乡土的发展面貌。深深体会到,要沉下心走向基层,了解百姓疾苦,才能真正心怀人民,更加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复旦师生们通过这娓娓的讲述回顾那段远去的历史,看到的是青年和国家在关键阶段的历程和变化,心中泛起的更有对那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精神品质的追寻和憧憬。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他者’的角度,生动翔实地勾勒了总书记年轻时的奋斗成长经历,令人深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历经非凡成长,淬炼了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深邃的理论思考,这正是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渊源,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思想起点和实践根基。总书记从心底里热爱人民,这种深切的爱民情怀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本书让我们更能理解他为什么反复强调的‘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坚定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历史学系2015级硕士生王俊宇说。
“青年,唯有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方能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生廉国强谈道,“看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到青年习近平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楷模,有几个主要的方面特别值得学习:一是胸怀大志,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无论处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始终心系国家,心系人民。二是立足自身岗位,贡献青春力量。要立足自身岗位,作出了应有成绩。三是有实干精神,踏实稳重。研究生做学问也应该是如此,吃得了苦,静得下心,扎扎实实,稳步前进。四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要清醒认识东西部差异,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在艰苦环境中锤炼品格。大学生就业选择也不仅局限“北上广”,应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发挥才干、干事创业。”
“习总书记15岁时去插队的地方,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而他却毫无抵触情绪,毫不抱怨,与群众一起艰苦创业。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扎根基层。他的远大理想,不是当多大的官,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为老百姓办实事。朴实而真诚的语言,生动而感人的故事,拉近了习总书记和我们青年人的距离,让我们更加崇敬他,拥护他!‘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勤奋学习,刻苦实践,在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之下,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己之力加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徐晨说。
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党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组织专题学习,各学生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开展专题学习并进行交流讨论,强化认识。组织理论研讨,指导学生理论社团、读书小组开展理论学习,深化理解。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卿云歌”“复旦研究生”等网络平台广泛宣传,让学生直观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和坚韧品格,使之成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鲜活的教材。
下一步,全校各级党组织将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必备教材,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提升“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把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以新面貌新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