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人生的“两个极限”

18.12.2015  17:07

送别102岁的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范绪箕,回顾他的一生,有太多的故事要讲,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值得投身于航空工业的后辈学习和思考。 

范绪箕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航空教育家,见证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他参与创建了浙江大学航空系,是华东航空学院和南京航空学院的主要领导人,在航空教育方面,提倡教学科研并举,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办学思想。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后,他更是带领上海交大成功度过了1980~1984年高等教育转型突破最困难的关键期。他毕生致力航空科研,主持设计建成大批航空试验设备,研制了中国第一架靶机,专注热弹性力学研究,为中国热应力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范绪箕师从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教授,与钱学森是同门师兄弟。良师和益友对范绪箕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他坚定了航空报国的志向。 

古稀之年 再立科研壮志    

1984年,范绪箕卸去校长等其他职务后,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他说:“职务上我已经退休了,但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如何友声院士所说,范绪箕挑战了人生的“两个极限”:挑战从事科研工作的年龄极限,挑战人类生命的极限。 

谈起范绪箕的退休生活,或许要从他事业中的遗憾说起。他说:“我的事业往往在最紧要的时候,因为外部原因而被迫放弃。1945年我在浙大筹建航空系,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建设,终于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实验室,当时自己的干劲很足,可一解放我就被任命为浙大的总务长,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一年后全国院校大调整,我又去筹建华东航空学院,刚刚选址准备盖教学楼了,又被调到南京航空专科学校去搞‘改院’工作了……最后到了上海交大。所以在我事业的黄金年代,一直没有一个很稳定、继续发展的工作,且每一次的工作变化总是从头开始。幸运的是我一直没有离开教育工作的岗位,其中有许多帮我,和我一起在艰难的岁月里奋斗的人让我怀念!” 在退休之后,他终于有机会去弥补从前“未能坚持把对的事做到底”的遗憾。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从他71岁那年开始,范绪箕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和上班族一样,早晨八点半赶到办公室开始工作。 

诸多涉猎 缔造数项第一    

范绪箕的科研之路,始于1937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航空科学泰斗冯·卡门。导师为范绪箕选择了飞机结构方向,研究的是板壳的弯曲理论,在当时属世界最前沿的研究课题。此后,随着他所身处的环境以及航空科学的不断发展,他的研究工作也随之发生了若干次的转变,这些转变始终与世界最新的航空技术研究方向和国家航空最急需的技术研究方向息息相关。 

范绪箕的第一次科研转变,始于1943年,战乱中的中国一穷二白,他深知,没有完整的航空实验设备做基础,航空科研、航空制造都将是“空中楼阁”,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风洞,在1945年主持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批3英尺低速风洞;1958年在钱学森的支持下,他参照苏联的AT-1型风洞,又主持设计制造了直流暂冲式高速风洞,这两台风洞都经历了几十年风雨岁月,一直在航空教学中发挥着作用。 

1958年,范绪箕率先提出研制无人驾驶飞机。当时,美国和德国也只是刚刚研制出无人机,在世界军事领域上这还是一个绝对的新鲜事物,而当时新中国的第一批战斗机刚刚试飞成功,如果能够再接再厉研制无人机,无疑将大大提升空军的实力。钱学森认为无人机的构想非常好,但最好根据国家现实的需要,结合当时导弹研制计划所需要的靶机来研制。为此,范绪箕抽调人员组织成立了靶机研究室。他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南航一号”拖靶机和“南航二号”超音速靶机,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长空一号”无人驾驶靶机,以后又设计制造了多种型号的无人机。 范绪箕也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 

2012年中国珠海航展上,中国的各种无人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最早提出中国“无人机构想”的范绪箕感慨地说,这是我一生的理想,我非常高兴地看到理想在变成现实。 

1978年,一直关注世界航空最新前沿技术的范绪箕注意到,随着飞行器飞行速度和高度的不断提升,由此而产生的“热障”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新课题。于是他开始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在此期间,他在国内率先开始热应力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并在高温应力、蠕变、焊接相变以及断裂疲劳、振动、损伤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1984年他退休后,开始直接领导热应力研究室和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除了热应力的研究,他还注意到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中国研制导弹的气动加热计算也开始通过程序化完成,于是他在气动热程序计算软件方面也展开了研究。此项目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获1999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范绪箕又注意到中国在设计自己的载人航天器时,需要对热防护系统进行研究。于是他的研究重点再一次发生了转变。从那时起,他的研究重点转向航天器热防护系统。范绪箕研究的热防护系统采用的是先进的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吸收和反射来隔热,它的最大意义是可以重复使用,从而节省成本。 

生命不息 治学不止    

从卸任后他便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每天工作6小时以上,查找资料、做实验、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与学生们讨论科研问题、参加学术活动,与青年学子分享自己的科研心得等等。他所培养的研究生30多人,现在都已成为航空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2012年,99岁高龄的范绪箕又向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提出申请:“本人曾培养出多名博士生,所带领的课题组一直承担着多项科研项目,目前身体状况良好,还希望指导博士生。”生命不息,治学不止,范绪箕以自己的行动为后辈们树立了榜样。 

在指导学生上,范绪箕受加州理工学院及导师冯·卡门的影响,推崇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主张按照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来进行教学,即因材施教。他希望能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们在吸收新知识时能够自己思考,主动参与。 

他曾这样说:“我最佩服四个人,第一位是我哥哥范绪筠,著名物理学家,半导体物理的创始人之一;第二位是钱学森;第三位是孙运璇;第四位是黄玉珊。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业上都极为出色,只是表现方式截然不同。如果这四个人参加同一场考试,最先交卷的一定是黄玉珊,他的特点是思维敏捷,答题超前,试卷上可能有巧妙的跃级之笔,可是他不拘小节,一定会有些错误;第二个交卷的应该是孙运璇,他反应快,做事麻利认真,也会有一些小错误;第三个交卷的是我哥哥范绪筠,虽然他性情急躁,但做研究工作却非常仔细,一丝不苟,他的天分或许不如另外三位,但在学术上要求极为严谨;最后交卷的应该是钱学森,他的思维深入周密,他的答卷下笔可能较慢但整洁清楚,层次分明,一丝不苟并富有创新,甚至会超出考题的范围在深广度方面延伸。” 遇到出色的学生,范绪箕常与这四位比较,看他和哪一类型最为接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984年7月,南京航空学院授予范绪箕“南京航空学院名誉教授”。1987年1月8日,他被国家教委批准列入《中国名人词典》(教育界部分)。1990年12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著。2001年,他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所有的荣誉都表达着人们的敬意,而他在航空科研、航空教育方面的贡献却远不是那些荣誉所能涵盖的。他的科研成果在航空领域乃至更广阔的领域里被广泛应用,为民造福;由他创建的航空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由他培养的一批批学生们传承着他的事业与精神,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源:《中国航空报》 2015.12.15 第08版 专题 

原文: 挑战人生的“两个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