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指数二季度发布 将实行拥堵分级管理

23.03.2015  07:37

   拥堵指数

  0-30:畅通状态(一级,绿色)

  30-50:基本畅通状态(二级,黄色)

  50-70:拥堵状态(三级,橙色)

  70-100:严重拥堵状态(四级,红色)

   3个拥堵高峰

  早高峰:提前至7点左右,快速路拥堵里程比例达9%-10%,车速低于40公里/小时,部分路段车速低于10公里/小时

  午后高峰:道路拥堵程度有所加剧,平均行程车速同比下降4%左右,拥堵里程比重达9%左右

  晚高峰:午后高峰向晚高峰延展,与晚高峰时段逐渐连成片

  上海道路的拥堵范围在进一步扩大,拥堵频率在增加,拥堵呈常态化趋势。从今年二季度起,本市将推行中心城区道路拥堵分级管理,同时向公众发布上海中心城区拥堵指数。

  面对越来越拥堵的道路,交通部门着手拥堵对策和措施研究,发布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分级和拥堵指数就是一大举措。交通部门根据已有研究成果,适时向公众发布实时交通运行状况分级和拥堵指数,发挥拥堵指数在机动车出行中的“预警、预示、诱导”作用。与此同时,还将开展缓解交通拥堵的治理政策和措施研究,包括交通现场管理、交通设施建设和改造、交通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将陆续推出,以缓解交通拥堵矛盾。

  据了解,“拥堵指数”是根据道路通行情况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或拥堵的概念性数值。拥堵指数将发挥预警、预示和诱导作用,指数超过50便报警,超过70以上将出台更为严厉的管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