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拟对节地生态葬实施奖励 生态葬式被逐步接受

26.02.2016  09:16

  今后,除了海葬,上海可能将对选择壁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市民给予奖励。日前,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昨天,记者从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了解到,上海早在2008年就开始试点复式家庭葬式,相关部门也携手调研制定上海节地葬的地方意见,考虑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制度。

  《指导意见》倡导建设单人骨灰安葬或双人骨灰合葬占地小于国家规定标准的节地型墓位,提倡地面不建墓基、地下不建硬质墓穴,墓碑小型化、微型化,最大限度降低硬化面积,并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

  对此,上海殡葬管理处处长高建华表示,本市早在2008年便研究推行复式家庭葬,并在淀山湖归园、颛桥寝园等公墓进行试点。要求在墓基占地不超过1㎡的基础上,对墓穴进行地下纵深开发,实现多位家庭成员的合葬,既节约土地,又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经了解,试点共建设148套,已售出127套。

  由于人多地少和人口深度老龄化的现实情况,上海为了避免今后“无地可葬”的局面,从2006年开始研究推广小型墓(占地不超过1㎡)和节地生态葬式,如壁葬、寄存、植树葬、花坛葬、深埋等。“目前只有海葬有2000元的补贴,上海正在研究出台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惠民政策,在对海葬实行奖补的基础上,对选择壁葬、寄存、植树葬、花坛葬、深埋等节地生态安葬的给予奖励,促进殡葬改革,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高建华透露。

  到2015年末,全市绝大部分经营性公墓可提供一种或多种节地生态葬式,小型墓占全市墓穴销售的比例已达到84.7%,海葬、壁葬、寄存、植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葬式达到10.6%。高建华表示,今后新建的公益性墓园必须100%为节地生态葬,到“十三五”末,要力争实现所有经营性公墓新建单座墓穴面积不超过0.8㎡。

  据悉,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葬式结构正在悄然改变,从前几年的“80:19:1”,其中,80%为传统墓葬,19%为各类节地葬,1%为海葬,发展到了“70:28:2”,70%为传统墓葬,28%为各类节地葬,2%为海葬。可见,节地生态葬式正在被上海市民慢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