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社区为老服务路径
(法治日报)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浦东新区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截止2015年底,全区户籍人口291.8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2.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为28.2%,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14.1万人。倘若按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远不能满足老人生活需求,也难以妥善解决“银发工程”中的诸多问题。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浦东新区近年来勤于探索、勇于改革、先行先试,立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实际,发挥各类要素资源优势,在拓宽社区为老服务路径方面,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
那么,浦东新区在社区为老服务方面有哪些经验呢?
首先是政府当作实事项目常抓不懈。新区政府早在2006年就建立了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一支独立的专职评估队伍摸清“家底”,切实掌握各街镇居家老人实情、老人照护等级、对应服务补贴等,并在潍坊、塘桥两个街道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工作试点。近年来,新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工作的试行意见》等多个文件,为全区老人度身订制服务。据新近出炉的《2016年浦东新区实事项目民意调查报告》,“养老为老”的“普惠”率较高,项目利用率得81.4分;该报告还将“养老为老”列为2017年政府实事的“优先立项项目”,社区为老服务又有了新内容、新举措。
其次,社区为老服务多元化。除了福利院、老年活动室等常规设施外,新区社区为老服务还有两个亮点:一是日间照料中心,打造“15分钟服务圈”。目前,新区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2家,实现全区36个街镇全覆盖。国家统计局浦东调查队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社区照护养老、助餐、文体娱乐及医疗等四大类设施齐全,内容丰富,其运作模式、功能定位广受老人认可,很大程度缓解了家庭压力。二是长者照护之家,打造“家门口的第二个家”。如本市第一批6家试点单位之一的洋泾街道围绕“家”的定位和“一碗汤的距离”的地理优势,对生活不能自理、处于中度至高度照护等级的当地老人提供较短或长期集中照护服务,实现与社区敬老院的功能衔接,共建完整的社区为老服务链。
再次,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运行方式,普遍实行“公办民营”。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使得社会缺失生机和活力,现如今业已形成的政府、市场、社会“三足鼎立”的架构激活了潜力无穷的社会力量,可以说,社区为老服务也给社会组织提供了用武之地。新区不少街镇采用“公办民营”的方式,即:街镇提供相关场地和设施,由专业社会组织具体负责运营管理,初步形成了社会化社区养老为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如上海瑞福养老服务中心接受委托在新区经营多家为老服务机构,其“服务社会化、照护专业化、资源公平化、管理科学化、收费市场化”的经验已在本市9家机构成功复制推广,2015年被评为“第三届浦东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
近年来,新区的志愿组织不断壮大,社区为老服务中也充分彰显了志愿者的作用。如颇能体现“互帮互助共养老”意涵的“老伙伴计划”就证实这一点。新区这一项目实施4年来,23680人次的老年志愿者为118078人次的高龄独居困难老人提供服务。其中,电话探访87.2万余人次、上门探访388万余人次,慰问老人18.6万余人次。
社区是市民宜居的场所,也是他们栖息的港湾,其功能日显多元,作用日见重要,地位日渐提高,养老为老服务乃是题中之义,浦东新区堪为这方面工作的一个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