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男生拍片记录高三这一年 有苦更有很多快乐

06.06.2016  14:58

  唐润铧和几个男生费力地用拖把擦着黑板上的板报,颜料伴随着脏水哗哗地从黑板上流下来,只剩一道道痕迹。棕黄色的田野与蓝蓝的天空相接,一条窄窄的小径通向远方,这幅陪伴了控江中学高三(2)班47位同学整整一年的“高三之路”被擦掉了。有女生眼圈红了,小声地说:“好舍不得,要哭了。”在唐润铧这一年的镜头里,记录了同学们有哭有笑、有苦有甜的高三生活。唐润铧说,这是送给所有同学的礼物,也希望明天就要奔赴考场的同学们,加油!

   镜头里的高三生活

  这几天,唐润铧经常睡得很晚。他把《考在上海》的纪录片第三集上线时间定在6月10日,但是从大量的视频中找到他想要的镜头并不是很容易。这一集的主题是《我们》,唐润铧说他所有想说的话,在前两集都说完了,这一集,他就想安安静静地听同学们说他们眼中的高三,他们的梦想。

  唐润铧今年18岁,带着些许与他年龄不相符的稳重和细腻,用同学的话来说,是一个本可以一走了之的“出国党”,却频频回头审视当下的学子。他一个人完成导演、编剧、摄像、录音和剪辑的工作,拍摄了355G的素材,将纪录片起名为《考在上海》,“剧情”就是整个高三生活。“在高考面前,我总有点逃跑的感觉,一直没法抹去心里的罪恶感。”唐润铧说希望为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记录下这关键的一环,送给他们,作为青春的纪念。

  “一开始他们还会躲我的镜头,到后来已经习惯了,基本上把我当空气。”唐润铧说,当进入高三那一刻,有些东西好像就改变了。“每个人都变得很自觉,下课就跑去问老师问题,也很少有嬉闹了。吐槽的功力更深了,也有人变得更焦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开始了。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黑板海报上的这句话,激励着每一个埋头刷题的同学。

   关于成长和选择

  5月27日,高三(2)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始填写志愿。选择了历史科目的他们,复旦大学成了首选。“填志愿那一刻,才真的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谢同学面对镜头,有些严肃地说。画了“高三之路”的胡可儿填了同济大学,选择了艺考之路的她希望能够去学设计。“不管能不能考上,对于我来说,高考不是终点,只是实现理想的跳板,是成长路上的一个驿站,让我可以好好想一想我未来想走的路。”同学们在电话一遍遍地跟家长沟通,询问老师自己选填的学校和专业是否合理。

  这一刻,他们开始实实在在地面临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不过庆幸的是,他们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高三,真是让人快速成长的一年。”唐润铧有些感慨地说道。

  “不要以为你们填了哪个学校就算是考上了。”班主任带着调侃的语气,调节着教室里的气氛。当然,他也不忘再励志鸡血一番,反复叮嘱着同学们“谁坐到最后,谁就是英雄”。“我们从出生那一刻,就成了教育体制内的孩子,我们不得不面对当今中国不够合理的教育。一面针砭时弊的同时,我们又随波逐流。然而,我们真的别无选择吗?”在纪录片的旁白中,唐润铧提出了这样的思考。而这个问题,每个同学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回答。

   有苦,更有很多快乐

  5月30日这天,是控江中学高三学生最后一次周一升旗仪式。这是一场告别式,带着一些伤感。不变的仍然是国旗下的演讲,内容却变成了高三学生的自我激励以及来自学弟学妹们的祝福。“一年前,我们在这里看着高三学生提前退场,没想到这么快就到我们了。”唐润铧抱着相机,在操场上来回跑,想找一个最好的角度记录下这一刻。

  跟着口令,在高一高二同学的注视下,高三学生排队离场,音乐适时响起。“音乐不对,没听出来放的什么歌。本来挺伤感的,却变得有些搞笑了。”同学们的表情都有些哭笑不得。临近高考,值得铭记的点点滴滴变得更多了。拍毕业照那天,高三(2)班的同学们站在“高三之路”前,拍下了一张“非官方”毕业照,记录下了属于他们最宝贵的回忆。

  要分别了,离开控江,离开相处许久的同学和老师。不舍情绪弥漫在同学们之间。他们相约考完试要一起旅行、看电影,吃吃喝喝打游戏,还有同学说要把一年缺的觉全都睡回来。“这是最不可思议的一年,苦,却很快乐。也是我最平静的一年。”对着镜头,同学们笑得很自信。高考,终于来了。明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