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牌拍卖中标率再创新低 平均中标价80020元

28.06.2015  15:15

  昨日,6月份上海车牌拍卖吸引17.2万多人竞拍。新系统在备受质疑下迎来实战,并表现合格,没有卡壳。竞拍市民普遍表示远比以前顺畅,并都成功输入了价格。

  不过,昨日竞争依然惨烈,中标率仅4.3%,平均中标价80020元,比上月增加921元;最低中标价80000元,比上月增加1000元。拍卖最低价和平均中标价分别较上月上升1.3%和1.2%。

   竞拍价早早到达警示价

  昨日车牌投放额度为7441辆(其中在用客车额度委托拍卖341辆),警示价75200元,实际投标达172205人,创历史新高,最终中标率4.3%,创历史新低。

  记者昨日看到,竞拍开始仅4分钟,投标人数就突破10万大关。在第一阶段最后的六七分钟,竞拍人数从16.5万,一路冲破17万,达到172205人。在10:30到11:00的首次出价阶段,竞拍价早早达到了75200警示价。

  “人数太多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竞拍者李先生看着不断飙升的竞拍人数,心里“咯噔”了好几下,心想这次拍中的希望又不大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竞拍人数不断增加,由于车牌每个月额度有限,维持在7000多张,中标率也不断下滑。3月中标率是5.6%,4月份中标率为5.4%,5月中标率为4.8%。这四个月中标率平均只有5%左右。

  “其实现在12个月以上没中车牌的大有人在。”李先生昨日依然未中,他已经竞拍了10个月。

   系统流畅超出代拍预料

  “这次相对公平很多,系统顺畅得意想不到。”代拍者黄先生告诉记者,上个月系统增加验证码防范功能,本月系统再次升级,一些代拍的外挂没了效果,基本靠人工。而这次系统又没有卡壳,代拍者和自拍者基本都能够成功输入价格,最终谁的价格被系统接纳,更多依靠运气和分毫之间的差异,所以没有谁能够占据垄断的优势。

  此外,记者昨日也了解到,新系统流畅程度大幅提高,超出专业代拍的预料,很多代拍黄牛因担心系统最后一刻卡壳,出价焦躁,错失中标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要伏击,最后10秒很关键。”拍牌结束后,这个观点很快就被大家认同。国拍公司之前提醒,在第二阶段“修改出价时段”内,如竞买人自行出价,可不受价格区间限制,超出价格区间的仍可提交,但在数据库接收处理到该价格时,须在当前价格区间范围内。当大量竞买人集中出价时,由于出价提交到数据库接收处理有一定的时间差,竞买人应充分判断公开信息中“目前数据库接受处理价格区间”的实时变动情况,谨慎合理修改价格。

  这次最低成交价的截止时间是11:29:59,说明在最后一秒仍有人修改价格成功。但业内人士也提醒,伏击法最大的难度,一个是预估价格是否“准确”,一个是是否能够及时操作,要达到这两点要求,其实还是很有难度的。

  本月国拍采用新系统,并举行了两次车牌模拟拍卖。相比使用光盘程序进行投标拍卖操作的旧系统,新系统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使用的是网页浏览器。不过昨日拍牌中,依然有个别竞拍者使用光盘程序进行投标,最终错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