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慧眼鉴宝”活动普及鉴宝知识

18.03.2015  17:21

      编者按: 3月14日上午,由我校党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教委新闻办、腾讯大申网联合主办的“慧眼鉴宝”活动在和平楼第二会议室举行,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宝石检测中心专家刘学良博士作了一个小时的讲座,现场为观众免费鉴定他们带来的宝贝,并回答了微信网友的提问。中国新闻网、东方卫视、上视新闻综合频道、解放网、《文汇报》、腾讯大申网、东方网、上海热线、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东方卫视、上视新闻综合频道】专家慧眼鉴宝,藏家喜忧参半

 

      在3月14日晚上18:30开始的新闻时段,东方卫视“东方新闻”节目播出了时长3分04秒的新闻“专家慧眼鉴宝,藏家喜忧参半”,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也在多个时段播出了时长1分30秒的同题新闻,报道了由我校党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教委新闻办、腾讯大申网联合主办的“慧眼鉴宝”活动。

       

        来源:东方卫视“东方新闻”、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2015年3月14日  -15  日  | 作者:周云 李刚

      视频链接: http://www.kankanews.com/a/2015-03-14/0016526524.shtml

      http://www.kankanews.com/a/2015-03-14/0016528926.shtml
      http://www.kankanews.com/a/2015-03-15/0016532089.shtml

 

 

【中国新闻网】珠宝鉴定专家称辨别宝石真伪“你也行”


      中新网上海3月14日电 (记者 许婧)从事珠宝鉴定和教学已超过20年的华东理工大学宝石检测中心专家刘学良博士14日在“慧眼鉴宝”公益活动现场为观众免费鉴宝时说,辨别宝石看似高大上,实际“只要用心学习,积累经验,你也行”。

      又到3·15,上海市教委新闻办、华东理工大学等当天联合主办了“慧眼鉴宝”活动,邀请刘学良为市民普及宝石鉴别技巧,并现场免费鉴宝。也许是时下收藏大热,在刘学良的专业点评下,整个活动持续了近3小时,会场始终爆满,观众的热情和参与度相当高。

      一个放大镜、一只手电筒,刘学良说这是珠宝鉴定最基础和最常用的两件宝贝。拿起一个观众带来的珠宝,打开手电筒,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刘学良凭借多年来对珠宝玉石知识的理解和20年的经验积累,简单而明确地作出结论“这是天然的”、“这是合成的”。

      刘学良所在的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宝石检测中心,是华东地区首家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国家级宝石检测权威机构,业务量站到上海市场份额中的10%。检测中心依托的,正是该校强大的科研实力,中心所属的材料学学科是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1”重点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刘学良供职的检测中心,检测的珠宝价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也有上亿元的成品,每天出入的有普通消费者,有商家和其他机构,尤其是消费者希望得到华理检测中心的鉴定证书。当天,一位来先生拿着“从鱼缸里捡到的一块石”,找到刘学良,希望知道这块看上去晶莹剔透的黄色小块到底是什么。刘学良用仪器经过约5分钟的检测告诉他“只是玻璃”,来先生也判定“检测结果靠谱”而转身离开。

      刘学良说,现代社会因为有了科学仪器使鉴别真伪变得更为方便,但在购物、淘宝的现场,仍然主要依靠人的感觉器官。他认为,通过观察可以实现大部分内容的鉴别,但是观察能力需要有一个长期的、逐步积累过程,“主要的方法是多看、多学、多思,经验越多,鉴别的能力也就越强”。

      近年的珠宝收藏大热,市场上造假时有耳闻。刘学良总结出了五种常见的购买陷阱:合成品及处理品当天然的卖;低档的冒充相似的高档品;混淆概念(玉石、宝石;硬度、火彩、颜色;产地或合成公司;18KGP等);以旅游或中奖的方式销售;证书与销售的产品不符。

      对普通消费者,地质学专业出身的刘学良建议,购买珠宝前要考虑用途,佩戴的不买最贵,只求合适自己的,在旅游地购买要慎重,在国际市场,自然是中间环节越少价格越便宜,购买贵重饰品最好带证书,要核对证书与实物,“买价过高、品种没选对、不了解市场、变现渠道不顺畅等,是珠宝投资的风险,要特别注意”。

 

      原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03-14 | 作者:许婧

      原文链接: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5/03-14/7129461.shtml?qq-pf-to=pcqq.c2c

 

 

【解放网】华理专家为市民“慧眼鉴宝”

 
      晨报记者董川峰报道 徐先生花了180元从在云南“赌”得的一块原石,被专家鉴定为天然翡翠,徐先生高兴万分,连说幸运。但也有市民因为不熟悉玉石知识化冤枉钱买到了合成玉。昨天,在华东理工大学举办的"慧眼鉴宝"活动现场,华理宝石检测中心的专家免费为“携宝”而来的市民辨别宝石真伪,并向大家普及宝石鉴别技巧教。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宝石检测中心是华东地区首家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国家级宝石检测机构,其是在该校材料学学科和分析测试中心的基础之上建立。刘学良博士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走进鉴宝中心,为自己的宝贝开具一张证书。“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的消费者不具有肉眼鉴别宝石的能力,尤其是真假问题,最让购买者烦恼。”昨天鉴宝现场,100多名消费者就是冲着这个来的。一位市民一下带来了4个从玉石出产地购买的手镯,可鉴定的结果质量和商家说的有很大出入。

      刘博士说,曾有一个消费者带着2.7万元买的蓝宝石到鉴定中心,经鉴定确是只值10元的合成宝石。而有的消费者带来的宝石尽管有证书保证,可证书却与宝石不匹配,商家进行了偷梁换柱。正规商家提供的证书,应该是每件珠宝唯一对应一张证书,消费者通过对照图片、总质量(克数)等进行核实。“一张正规的国内珠宝鉴定证书,必须具有CMA标志(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中国计量认证的简写),这代表它是由具有国家认定相关资质的质检机构出具的。如果没有CMA,肯定是假冒证书。”

      但刘博士强调,鉴定中心只鉴定真假,不给宝石估价。

  

教你一招:一条线辩钻石真假

 

      鉴别真伪因为有了科学仪器而变得更为方便。但是,在购物、淘宝的现场,仍然主要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刘博士认为,通过观察可以实现大部分内容的鉴别,但是观察能力需要有一个逐步的积累过程。

      例如,钻石的鉴别除仪器检测之外,至少有五种方法。其一是透视试验:对于市面上最流行的圆多面型钻石,在纸上画一条线,将钻石圆面朝下压在线上,如果透过钻石看不到画线即为真。其二是导热性试验:把待测样品与已知为钻石的样品一起放在玻璃板上,对两者哈气,观察雾气散开的情况。钻石上的雾气会很快散开,仿制品上消失的时间会更长。其三是亲油性试验:用钻石笔(油基墨水的特制笔)在钻石表面划线,呈不间断的直线; 而在仿制品表面划线则呈断续的点线。其四是色散试验:真的钻石折射出的光泽只有三种颜色,即白、橙黄、蓝,仿制品与合成品则是五颜六色。其五是放大检查:观察各种与生长结构有关的信息,如包裹体、生长纹、解理纹、胡须等。

      怎样培养观察能力?刘学良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的方法是多看、多学、多思。细微的特征、真假的区别必须多次观察过,才会成为储存在头脑中的经验。经验越多,鉴别的能力也就越强。

 

      原文来源:解放网 2015-03-15 | 作者:董川峰

      原文链接: http://www.jfdaily.com/jizhe/201503/t20150315_1324180.html

 

 

【解放网】谨防中低档宝石从几百元身价被炒成几万元高价
国家级宝石检测机构教你科学鉴宝 

 
      解放日报记者 徐瑞哲  “3·15”之际,位于华东理工大学的国家宝石检测中心迎来开放日,市民纷纷前来免费鉴宝。有的“宝贝”货真价实,有的则名不副实,对此专家提醒消费者谨防中低档宝石从几百元身价被炒成几万元高价,比如近期热炒的黄龙玉等品种。

      作为华东地区首家通过国家质监总局认可的国家级宝石检测机构,中心技术负责人刘学良向市民科普:除了合成品及处理品当作天然品卖、低档品冒充相似的高档品,宝石消费陷阱还会将多种概念进行混淆。例如,频繁使用“玉石”、“宝石”等十分宽泛的概念进行销售,事实上业界对宝石名称有明确要求,只能使用“斐翠”、“和田玉”等具体名称销售。同时,商家将宝石产地或合成公司与宝石名称混为一谈,比如“和田玉”这样的名称其实与产地无关,而只代表一种玉石类别,因为不仅有新疆和田玉,还有青海料、俄料甚至韩料等。

      刘学良表示,即使现场缺乏科学仪器,在旅游购物、市场淘宝时,通过观察仍可以实现大部分内容的鉴别。以钻石为例,除仪器检测外,最方便就是色散试验——真的钻石折射出的光泽只有3种,即白、橙黄、蓝,仿制品与合成品则是五颜六色的。另外可采用透视试验——对市面上最流行的圆多面型钻石,先在纸上画一条直线,将钻石的圆面朝下压在线上,若透过钻石看不见画线即为真。有条件的话,还有导热性试验:把新样品与已知为钻石的样品一起放在玻璃板上,同时对两者哈气,观察雾气散开情况——真钻上的雾气会很快散开,仿制品消散时间更长。

 

      原文来源:解放网 2015-03-15 |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www.jfdaily.com/jizhe/201503/t20150315_1324574.html

 

 

文汇报》:华东理工普及宝石鉴别技巧


      本报讯(记者姜澎)昨天,华东理工大学举办了“慧眼鉴宝”活动,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宝石检测中心通过宝石专家讲座、为观众现场免费鉴宝等形式,向市民普及宝石鉴别技巧,迎接“3·15”。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宝石检测中心刘学良教授建议,虽然现在宝石的鉴别因有了科学仪器而变得更为方便,但其实大部分鉴别可以通过观察实现,不过观察能力需要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刘学良教授总结出了五种常见的购买陷阱:合成品及处理品当天然的卖;低档的冒充相似的高档品;混淆概念(玉石、宝石;硬度、火彩、颜色;产地或合成公司;18KGP等);以旅游或中奖的方式销售;证书与销售的产品不符。他介绍,对于宝石名称在业界有明确的要求,只能用“翡翠”、“和田玉”等具体名称,同时“和田玉”这样的名称也与产地无关,只代表一种类别。硬度、火彩、颜色等也并不是数量级越高的价值越高。

 

      原文来源:《文汇报》2015-03-15 第8版 | 作者:姜澎

      原文链接: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5-03/15/content_44.htm

 

 

【东方网】专家:宝石消费谨防陷阱 细心观察可辨真伪

 

  东方网记者于量3月14日报道:近年来,珠宝消费日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庭。然而,消费者在购买珠宝过程中遭遇消费陷阱的报道,却也不时见诸报端。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华东理工大学举办“慧眼鉴宝”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现场鉴宝等形式,向市民普及宝石鉴别技巧。
  随着技术的进步,专业设备如今已经能够轻松地辨别和鉴定宝石的真伪。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在“淘宝”过程中,仍然主要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宝石检测中心技术负责人、宝石检测专家刘学良博士认为,宝石的辨别和基本的鉴定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通过观察就可以实现对宝石大部分特性的鉴别,但观察能力的培养则需要一个逐步的积累过程。
  刘学良表示,以钻石的鉴别为例,除了仪器检测外就有至少五种简便的方法。其一是透视试验:对于市面上最流行的圆多面型钻石,在纸上画一条线,将钻石圆面朝下压在线上,如果透过钻石看不到画线即为真;其二是导热性试验:把待测样品与已知为钻石的样品一起放在玻璃板上,对两者哈气,观察雾气散开的情况。钻石上的雾气会很快散开,仿制品上消失的时间会更长;其三是亲油性试验:用钻石笔(油基墨水的特制笔)在钻石表面划线,会呈不间断的直线,而在仿制品表面划线则呈断续的点线。其四是色散试验:真的钻石折射出的光泽只有三种颜色,即白、橙黄、蓝,仿制品与合成品则是五颜六色。其五是放大检查:观察各种与生长结构有关的信息,如包裹体、生长纹、解理纹、胡须等。
  除了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在购买宝石及宝石制品时,消费者也应小心不法商家的消费陷阱。刘学良介绍说,除了常见的合成品及处理品冒充天然品、低档品冒充相似的高档品,一些不法商家还会通过混淆概念达到鱼目混珠的效果。例如使用“玉石”、“宝石”等抽象名称,用硬度、火彩、颜色来迷惑消费者,把产地或合成公司与宝石名称混为一谈,用“18KGP”等标识让人产生“18K”的错觉等。
  刘学良提醒,宝石的名称在业界是有明确要求的,只能用“翡翠”、“和田玉”等具体名称,而诸如“和田玉”这样的名称也与产地无关,只是代表一种玉石的类别。同时,硬度、火彩、颜色等指标,也并不是数量级越高的越真。

     

      原文来源:东方网2015-3-14 | 作者:于量
      原文链接: http://sh.eastday.com/m/20150314/u1ai8621656.html

 

 


【上海热线】华理举办"慧眼鉴宝"活动 向市民普及宝石鉴别技巧


      上海热线讯,在普通市民看来,辨别宝石似乎是一门高大上的学问,不过华理宝石检测中心的专家刘学良博士说:只要用心学习、积累经验,人人都行!

      上周六,上海市教委新闻办和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主板了一场"慧眼鉴宝"活动,通过宝石专家讲座、为观众现场免费鉴宝等形式,向市民普及宝石鉴别技巧。
      据介绍,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宝石检测中心建立在该校材料学学科和分析测试中心的基础之上,是华东地区首家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国家级宝石检测权威机构。该校材料学学科是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1"重点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培养观察能力

 

      在现代社会,鉴别真伪因为有了科学仪器而变得更为方便。但是,在购物、淘宝的现场,仍然主要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刘学良认为,通过观察可以实现大部分内容的鉴别,但是观察能力需要有一个逐步的积累过程。

      刘学良介绍,钻石的鉴别除仪器检测之外,至少有五种方法。其一是透视试验:对于市面上最流行的圆多面型钻石,在纸上画一条线,将钻石圆面朝下压在线上,如果透过钻石看不到画线即为真。其二是导热性试验:把待测样品与已知为钻石的样品一起放在玻璃板上,对两者哈气,观察雾气散开的情况。钻石上的雾气会很快散开,仿制品上消失的时间会更长。其三是亲油性试验:用钻石笔(油基墨水的特制笔)在钻石表面划线,呈不间断的直线;而在仿制品表面划线则呈断续的点线。其四是色散试验:真的钻石折射出的光泽只有三种颜色,即白、橙黄、蓝,仿制品与合成品则是五颜六色。其五是放大检查:观察各种与生长结构有关的信息,如包裹体、生长纹、解理纹、胡须等。

      刘学良认为,怎样培养观察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的方法是多看、多学、多思。细微的特征、真假的区别必须多次观察过,才会成为储存在头脑中的经验。经验越多,鉴别的能力也就越强。

 


      常见的购买陷阱

 

      随后,刘学良博士还在活动现场总结出了五种常见的购买陷阱:合成品及处理品当天然的卖;低档的冒充相似的高档品;混淆概念(玉石、宝石;硬度、火彩、颜色;产地或合成公司;18KGP等);以旅游或中奖的方式销售;证书与销售的产品不符。其中混淆概念包含多种手段,比如:使用"玉石"、"宝石"等抽象名称,用硬度、火彩、颜色来迷惑消费者,把产地或合成公司与宝石名称混为一谈,用"18KGP"等标识让人产生"18K"的错觉。事实上,对于宝石名称在业界有明确的要求,只能用"斐翠"、"和田玉"等具体名称,同时"和田玉"这样的名称也与产地无关,而只代表一种类别。硬度、火彩、颜色等也并不是数量级越高的越真。

      最后,刘博士还给到大家一些建议,首先要考虑用途是佩戴还是投资,其次旅游地往往水分很多购买要格外慎重,而贵重饰品最好带证书,核对证书与实物,最后,刘博士还提醒大家,珠宝投资消费群体小,而宝石的研究与投资也非一朝一夕可成,对宝石的认识不足,而急促投入,那风险就会很大。

 

      原文来源:上海热线 2015-03-16

      原文链接: http://edu.online.sh.cn/education/gb/content/2015-03/16/content_7327367.htm

   

 

【上海教育新闻网】华东理工:国家宝石检测中心,教你“慧眼鉴宝”


      购买珠宝玉器时,学会“慧眼识宝”,则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把利器。在“3·15”来临之际,上海市教委新闻办、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腾讯大申网联合举办了“慧眼鉴宝”活动,来自华东理工国家宝石检测中心的专家刘学良博士,现场为观众免费鉴宝,揭开宝石的神秘面纱。

 

科学鉴宝比“经验”更重要

 

      一只小巧的三合镜,一支笔型手电筒,再加上一双带着近视眼镜的眼睛,这是华东理工宝石检测中心的刘学良博士坐堂鉴宝的常用“装备”。在现场活动中,观众们呈上的藏品,刘学良在手中“把弄”不超过3分钟,便能判定真伪。

      “即使经验再丰富,还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刘博士表示,这也是在教学中他坚持向学生们传达的。据他介绍,宝石方向是在华东理工大学以材料学地质学为基础的分支学科,学生们要学习的不仅是定性研究,还有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人们的眼中,钻石或许是闪耀的,或许是有“4C标准”的。而在刘学良眼中,钻石是由碳元素构成,其密度、硬度、折射率和色散都有标准的数值。比如,在纸上画一条线,将圆形钻石的圆面朝下压在线上,如果透过钻石看不到画线即为真。

      “这并不是依据经验来判断的,而是利用了钻石折射率的特殊性。”刘学良强调,科学的检验方法非常重要。

 

高校科研助力宝石鉴定

 

      如果不是刻意的关注,一般人很难知道在华东理工郁郁葱葱的老校园里,还隐藏着这样一个宝石检测中心。显微镜、折射仪、偏光仪、分光仪、紫外荧光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国家级的宝石检测实验室里,安置了完备的专业鉴定仪器。

      据介绍,该宝石检测中心建立在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学科和分析测试中心的基础之上,是华东地区首家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国家级宝石检测权威机构。另一方面,该校材料学学科是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1”重点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大学的科研实力与信誉,为宝石的鉴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家住附近的来先生平时就喜欢把玩珠宝玉石,自从发现了华东理工的宝石检测中心后,便成了这里的忠实客户。每次得到“稀罕玩意儿”,他都会拿来测定,就连鱼缸里发现的橙颜色石子,都能在这里顺利检测。“不管是不是真的宝石,这里鉴定的结果都非常让人放心。”来先生说道。

      像刘学良一样,在该中心从事检测的工作人员均为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在检测过程中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受到不少宝石商家的欢迎和好评。更重要的是,作为宝石鉴定的专家,刘学良和其他的老师们,常常带着学生走进市场一线,针对一些疑难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为规范珠宝市场做了宝贵的工作。

 

【相关链接】

培养观察宝石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鉴别真伪因为有了科学仪器而变得更为方便。但是,在购物、淘宝的现场,仍然主要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刘学良认为,通过观察可以实现大部分内容的鉴别,但是观察能力需要有一个逐步的积累过程。

      例如,钻石的鉴别除仪器检测之外,至少有五种方法。其一是透视试验:对于市面上最流行的圆多面型钻石,在纸上画一条线,将钻石圆面朝下压在线上,如果透过钻石看不到画线即为真。其二是导热性试验:把待测样品与已知为钻石的样品一起放在玻璃板上,对两者哈气,观察雾气散开的情况。钻石上的雾气会很快散开,仿制品上消失的时间会更长。其三是亲油性试验:用钻石笔(油基墨水的特制笔)在钻石表面划线,呈不间断的直线;而在仿制品表面划线则呈断续的点线。其四是色散试验:真的钻石折射出的光泽只有三种颜色,即白、橙黄、蓝,仿制品与合成品则是五颜六色。其五是放大检查:观察各种与生长结构有关的信息,如包裹体、生长纹、解理纹、胡须等。

      怎样培养观察能力?刘学良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的方法是多看、多学、多思。细微的特征、真假的区别必须多次观察过,才会成为储存在头脑中的经验。经验越多,鉴别的能力也就越强。


购买宝石的常见陷阱

 

      刘学良博士总结出了五种常见的购买陷阱:合成品及处理品当天然的卖;低档的冒充相似的高档品;混淆概念(玉石、宝石;硬度、火彩、颜色;产地或合成公司;18KGP等);以旅游或中奖的方式销售;证书与销售的产品不符。其中混淆概念包含多种手段,比如:使用“玉石”、“宝石”等抽象名称,用硬度、火彩、颜色来迷惑消费者,把产地或合成公司与宝石名称混为一谈,用“18KGP”等标识让人产生“18K”的错觉。事实上,对于宝石名称在业界有明确的要求,只能用“斐翠”、“和田玉”等具体名称,同时“和田玉”这样的名称也与产地无关,而只代表一种类别。硬度、火彩、颜色等也并不是数量级越高的越真。

      刘博士的购买建议是:

      1、购买之前考虑用途:佩戴还是投资?

      2、购买途径:国际市场,中间环节越少价格越便宜,旅游地购买要慎重。

      3、贵重饰品最好带证书,核对证书与实物。

    4、不买最贵(品质最好),只求适合自己的。

      5、珠宝投资同样有风险:买价过高、品种没选对、市场不了解、变现渠道不顺畅等。


投资宝石“四步曲”

 

      投资的第一步——学习

      做一个充实的宝石知识者。学习有关的珠宝知识,只有书本学习或积极参与各种有关珠宝讲座、研习班、珠宝展览会、学术交流会等各项有关珠宝的活动,多和宝石专家学者、收藏家、从业者、消费者等接触,进而增加对珠宝的知识及经验。

      投资的第二步:收藏

      做一个快乐的宝石收藏家。宝石的研究与投资,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对宝石的认识不足,而急促投入,那风险就会很大。最好的方法是在投入珠宝行业前,先当一位快乐的收藏家。

      在收藏时千万要记住几项前提:一是进货成本不宜过高。一般来说以店面实价进货就算成本高。二是买精不买多。

      收藏各类宝石的精品。在国际市场,高品质的有色宝石涨价最为明显,如高档的红宝石、翡翠等的价格,在近20年来上涨了几十倍,所以收藏一定要以各种宝石的精品为主。

      投资的第三步:市场开发。

      尽量多去认识一些人,如宝石专家学者、收藏家、从业者、消费者等,让你周围的人知道你在研究及收藏宝石,让他们成为你的朋友,因为这些人有可能是您以后的供货源或客户。

      投资的第四步:诚信经营。

      当万事俱备,就到了你搬上柜台的时候了,此时的你早已成为行家。

      珠宝这一行因各人的环境条件不同,所学程度不同,其营运方法各异,但务必要诚信为本。因为这一行当消费群体小,从业人员也较少,一旦欺诈被揭穿就再难立足。

 

      原文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5-03-16 | 作者:刘时玉 金寒草

      原文链接: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5/03/16/1473370.html

 

 

【腾讯·大申网】华理专家“慧眼鉴宝” 一条线辩钻石真假

 

 
      3月14日,上海市教委新闻办、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腾讯大申网联合主办了“慧眼鉴宝”活动,通过宝石专家讲座、为观众现场免费鉴宝等形式,向市民普及了宝石鉴别的技巧。此次活动共吸引了五百多名网友通过大申微信、社区报名,最后百余名幸运网友携宝到场。
     

刘教授:珠宝鉴宝并不高大上 用心学习人人能行


      辨别宝石似乎是一门高大上的学问,不过华理宝石检测中心的专家刘学良博士说:只要用心学习、积累经验,你也行!
      刘教授介绍,钻石的辨别方法主要有五种:首先是最简单易用的“透视法”:对于市面上最流行的圆多面型钻石,在纸上画一条线,将钻石圆面朝下压在线上,如果透过钻石看不到画线即为真。其次还有四种较为专业的方法: 导热性试验、亲油性试验、色散试验、放大检查、仪器测试。
      此外,刘教授还展示了多张红蓝宝石和翡翠的图片,它们的鉴定分别从“颜色、净度、重量、切工”和“色、种、工、形”方面进行考量。

 

网友:携宝听讲座 请专家鉴定玉石优劣


      刘教授在现场为携宝而来的网友进行了珠宝鉴定,许先生花了180元在云南买得的一块原石,今日被刘教授鉴定为天然玉石。也有部分网友因为不熟悉玉石知识而在在购买时没能分辨真伪。 因此,刘教授提醒大家,常见的购买陷阱有: 1. 合成品及处理品当天然的卖;2.低档的冒充相似的高档品;混淆概念(玉石、宝石;硬度、火彩、颜色;3.产地或合成公司;18KGP等);4.以旅游或中奖的方式销售;证书与销售的产品不符。
事实上,对于宝石名称在业界有明确的要求,只能用“斐翠”、“和田玉”等具体名称,同时“和田玉”这样的名称也与产地无关,而只代表一种类别。硬度、火彩、颜色等也并不是数量级越高的越真。
      网友们在现场不仅收获了珠宝鉴定的知识,了解了珠宝佩戴的传统,还喜获主办方准备的QQ公仔和珠宝大奖。刘教授最后表示,珠宝投资有风险,大家还是应该在掌握了足够知识后谨慎行事。
 

      原文来源:腾讯·大申网 2015-03-14

      原文链接: http://sh.qq.com/a/20150314/0218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