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和提案报告获肯定 "沉下去调研"成常态

24.01.2016  09:04

  “开展专题调研15项、专题学习17次,召开专题座谈会128个,委员和专家参与230余人次,提出意见建议1200多条……”昨天下午,政协委员在分组审议市政协十二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时,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了市政协过去一年对于协商民主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去年可谓‘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年’,在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民主协商走出了一条新路。”过去一年,吴建中委员感受最深的是委员们“沉下去调研”的干劲。立法协商之前进行深入调研,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及法院、检察院领导出席市政协协商活动36次,委员们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调研内容紧扣重点工作,增强了政协工作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联系,为上海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希望今年能继续保持这个势头,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许佩琴、王振等委员则感受到创建学习型政协的努力,“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就‘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创新驱动发展、自贸区建设、经济转型升级等,邀请专家作报告,深入知情明政,提高履职水平。

  “政协的协商形式更丰富,成果更显著。”陈建兴委员已经做了多年政协委员,他感觉一年来市政协发动委员履职可圈可点,协商议政形式多样,而且议题与市政府工作有效衔接,在市民中产生广泛影响。陈洪凡委员也认为,工作报告内容形式更创新有实效,政协工作影响力凝聚力更强,建议继续研究如何转化协商成果,加强跟踪、反馈、落实。吕元委员认为,在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有关“探索运用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提高政协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表述十分贴合当下实际,应当搭建更多互动平台,让委员与市民有更通畅的沟通渠道。只有深入基层,和群众面对面,才能更全面地了解百姓的需求、更深刻地反映百姓心声。

  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全市中心工作,委员们为推动创新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马驰委员认为,围绕科创中心建设的体制、机制、政策等重大问题,政协专题调研组赴国内外有关城市学习考察,借鉴成功经验,深入本市有关部门和科技企业,了解科技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分析科创中心建设的方法和路径,针对制约科创中心建设的五大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韦源委员认为,常委会工作报告简明务实,委员履职有亮点、有创新、有成效,同时更加重视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反馈,越来越多的委员提案提到了点子上,做到了既会说“行话”,也会说“方言”。很多政协委员深入社区基层,参与社区共治工作,传递基层声音。

  常委会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新的要求完善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委员们对此充满期待。刘毛伢、夏金华、余啸波等委员建议,提案当中以个人名义的提案占到了多数,集体提案或是分界别提案数量较少。个人的见解毕竟有其局限性,而联名提案则能充分调动集体智慧,一方面可以更加周全完善地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分析;另一方面,联名提案反映的是委员们的共同呼声,更容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游闽键委员的残疾人乘车优惠的提案已经提了五六年,至今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他决定继续提交这个提案,“采纳和解决是两码事,相应的评估指标设置应该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