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及时抢收水稻力争丰收到手 主渠道已开磅收购

30.11.2015  09:03

  据《劳动报》报道,10月下旬以来,本市出现持续阴雨天气,严重影响本市农业“三秋”工作。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有关区县抓住时机,着力推进秋收秋种等工作。

  据市气象部门监测,10月21日到11月23日期间雨日为22日,降雨量达到159.5毫米,为60年代以来同期雨量最大年份。罕见的连续阴雨天气给本市秋收秋种工作带来干扰。目前郊区稻田土壤湿度大,农机无法下田作业,加上生育期推迟,水稻收割明显晚于去年。截至11月24日,全市水稻146万亩,目前仅收获50.5万亩,去年同期本市水稻收割已基本结束。

  连日来,副市长时光辉协调市农委等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三秋”工作,要求相关区县抓住阴雨间隙,适时抢收水稻,分类指导秋种工作。同时要求各地区落实冬季农作物茬口布局,对腾茬较晚或墒情差的田块,适当增加冬季深耕晒垡面积,降低复种指数,提升后茬水稻生产能力。

  根据天气预报,11月25日起北方冷空气南下,本市有7-8天晴好天气。市政府要求相关区县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突击抓好抢收工作,抓住天气转好的有利时机,及时抢收水稻,确保丰收稻谷安全入库。二是分类指导抓好秋种,确保种植质量,抓好秋种工作。三是加强协调、搞好服务,稳定地产稻谷收购价,解决售粮难问题。四是深入基层、督查指导,组织农业行政、科技人员实地指导,关注粮食收购问题,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目前,相关区县粮食主渠道均已开磅收购,挂牌价每斤1.55元(三等标准),与上年价格持平。本市稻谷储备粮已由去年的30万吨增加到3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