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国GDP增速回落至7% 投资增速15年来最低

16.04.2015  14:09

  原标题:一季度全国GDP增速回落至7%投资增速为15年来最低经济新动力正加速孕育

  4月16日消息: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今年一季度全国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为2001年以来最低增速,成为GDP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而在新经济、新业态等领域,新生动力加速孕育,仍使得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就业表现要好于预期

  从昨天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月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6331万人,同比减少602万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由于该数据统计至2月末,人数减少主要受到春节与去年错月因素影响,并不代表大量外出务工者因失业而返乡。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20万人,失业率为5.1%左右,总体比较稳定。但随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深入,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小企业关闭,仍需考虑人员安置问题。盛来运表示,就业是个滞后指标,目前就业表现比预期好,但不能掉以轻心,要关注就业压力持续上升的苗头。

  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石良平表示,互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兴起,令就业渠道日趋多样,形式更加丰富,比如很多人网上开店,就不在城镇新增就业统计之内。

   经济新主体持续增加

  尽管经济增速回落,但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正加速孕育。

  数据显示,目前新主体正持续增加,一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数同比增长38.4%。网上的零售额在前几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一季度同比增长41%,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6.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比工业平均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以上。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在分化调整中,一批新经济新企业正蓬勃发展。

   三产贡献达最高水平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积极因素也在逐步积累。一季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5%,为历史最高水平,比第二产业高出15.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季度全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提升至8.1%,继续超过GDP增速。外贸形势也好于去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4.7%,比去年同期-3.4%的出口增速高了8.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指出,今年以来,房地产领域让市场更多发挥调控作用,在各地限购、限贷政策调整下,楼市已呈现回暖迹象。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9.2%,降幅比1-2月份收窄了7.1个百分点。3月份同比降幅比1-2月的降幅收窄14.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