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当事业做,肯定做得好”

22.09.2016  22:42

          “青椒”李博峰最近喜讯不断:8月入选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月获学校2015—2016年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2016年同济大学育才教育奖励金一等奖”荣誉……

          作为80后青年学者的代表,李博峰身上的光环亮眼:他是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专家,我校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他致力于卫星导航与空间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与社会服务,先后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我最没有个性的地方,就是不管什么事情,先踏踏实实干。”面对成绩,这位浑身洋溢着一股子冲劲儿和锐气的青年专家言语朴实,“把工作当事业做,肯定做得好。”结合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李博峰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

求学·同济本硕博贯通培养

          “我是‘青年千人计划’里唯一一个在同济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同济对我而言就像是亲人。学校的点滴进步、发展,我都与有荣焉。”2001年9月,李博峰考入同济测绘工程专业,从此,他的人生轨迹沿着同济徐徐展开。
          测绘工程专业其实并不是李博峰的第一选择,他是被调剂进来的。李博峰说:“我常和学生们说,能不能干好是能力问题,你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谈有没有兴趣,这是两码事。”在李博峰看来,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入读测绘专业后,他每门课都踏踏实实学,每件事都实实在在干。
          保送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研究生后,李博峰真正进入科研状态了。导师沈云中印象很深,这个眼睛大大的小伙子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到了就埋头“干活”。有意思的是,沈老师总是教导其他学生,“你们要好好干”。唯独对李博峰,沈老师总是说,“时间还长,慢慢干。
          天道酬勤。同济求学期间,李博峰逐渐崭露头角,先后荣获夏坚白院士测绘事业创业优秀学生二等奖(全国12人)、美国ION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全球10人)、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同济求学生涯为李博峰日后的科研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让他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科研风格。“我在同济求学8年半,一路遇到很多贵人相助。”沈云中就是李博峰口中的“贵人”之一,“沈老师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对我影响很大,让我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严谨的科研风格。”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例,李博峰发文章之前,会从各个角度问自己相关的一切问题,每个问题都可以解答出来,他才会拿去发表。
          2010年4月,李博峰赴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做博士后。期间,他还是每年都回同济工作。“不管我在国外做访问学者还是博士后,这么多年,除了一篇文章之外,我的其他成果全部都是同济大学的。
          2013年5月,李博峰博士后期满。很多单位都对这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专家伸出橄榄枝,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同济,成为我校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博导。
          同年底,李博峰破格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科研·“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卫星导航,对大所数人而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领域。李博峰就是该领域的深耕者。“通过对卫星发射的信号做新处理的算法,让它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应用。”说起工作,李博峰信心满满。
          近年来,他带领17人研究团队致力于该领域工作,在混合整数模型理论、三频GNSS算法与应用、方差分量估计(VCE)与GNSS数据融合等方面形成了丰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45篇,EI检索5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900次,H10指数29;主持并核心参与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部级科研项目……

(李博峰团队)

          在与上海市兄弟单位的青年人交流科研心得时,李博峰这样总结,“摒弃浮躁、宁静致远”“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夯实基础、勇于创新”。
          科研之路上的两件事情,李博峰至今印象深刻。“2005年9月我开始读研究生,到了2007年8月,我发觉自己有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看顶级期刊上的英文论文,粗略一浏览就知道这篇文章值不值得看,文章有什么问题。”“2008年7月,我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一个休息日的上午,别人都出去玩了,我一个人在房间写英文论文。写着写着,我突然觉得这样写不对,不能按照中国的思维一句句写,应该根据核心观点一段段写。一会儿工夫,就写了好几页纸。
          “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开窍了。浮躁归根到底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怪,当一个人摒弃浮躁、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后,慢慢地你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最终产生创新性成果。灵感和创新就是来源于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积累。”李博峰说。
          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李博峰更“”。他完全没有上班的概念,如果当天的事情没有做完,他睡觉时都在想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有时候出差回来,李博峰会直奔办公室,“不来,心里不安。”他说,“把工作当事业做,肯定做得好。

教学·拿下最佳风范奖

          听了李博峰的公开课后,底下有个老师说,“李老师讲课是有天赋的”。
          的确,讲台上的李博峰激情四溢,极富感染力。每次上完课,李博峰都觉得很累,因为太投入了。“如果自己都不进入状态,学生肯定觉得没意思。
          李博峰的每门课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所学产生新的认识。测绘学院2015级硕士覃亚男说:“李老师上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自己多年总结下来的理论和实践倾囊相授。他上课声情并茂,很有激情。
          踏上讲台3年来,李博峰先后捧回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最佳风范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李博峰把讲台看得很神圣,为了上好每门课,他有一个铁打不动的原则——逢讲课必改ppt。“不管是给学生上课,还是在外面做报告,我绝不用同一个ppt。
          李博峰现在每周上两门课,一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本科生课程,他不主张把课摊得太多。“把一两门课真正上好就可以了。”如果某节课没有现成的ppt,他会抽出整整一天时间来准备。即使有去年的ppt,他也会根据目前学生的基础、反馈以及科研的最新进展来做调整和补充。
          “有些人觉得上课是浪费时间,其实上课上得好,也意味着你把自己的科学研究总结得好。学术上的东西,你觉得你自己理解了,不一定是真正的理解。当你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让不同的人都理解了,那才叫真正的理解。”李博峰说。

育人·把学生当做未来的栋梁来培养

          李博峰在学生中的“粉丝”很多,每年招研究生时,很多人奔着他而来。测绘学院2015级博士生章浙涛告诉记者:“李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也是老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把学生当做未来的栋梁来培养,因材施教,这是李博峰培养学生的宗旨。“把学生当做未来的栋梁来培养,肯定可以培养好。哪怕这个学生基础很弱、很调皮,你会想方设法根据学生的基础、资质、兴趣、性格等因素,制定一个最适合他的方案,让他发展。你要考虑他未来如何发展,而不是说怎么样让他度过这3年。”李博峰培养学生很有自己的一套。
          李博峰在科研上对学生要求严是出了名的。“老师很辛苦,我们的每一篇论文,都会得到老师迅速的反馈,他改得特别细。师弟师妹们如果有的论文写得特别不成熟,李老师甚至会重写一遍。我们现在思考问题、发表文章,态度都比较严谨。”章浙涛说。
          春风化雨。李博峰的苦心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短短时间内,他先后荣获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称号、同济大学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春风化雨”奖。
          9月,李博峰开始担任学院副院长,他肩上的胆子更重了,除了教学科研育人工作,他还开始操心学院乃至整个国家相关学科发展“大事”,这同时也基于他“青年千人计划”、中共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目前学院正在着力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人才,同时打出感情牌,希望我们培养的学生以后能够回到学校工作。”这位青年专家心中开始描绘未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整合优势资源,点上突破,形成一两个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由此带动学院乃至整个国内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并以此为支撑,服务我国高精度对地观测系统和北斗导航产业发展。作为党员,为国尽责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