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所与武汉未来科技城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7.01.2016  10:17
    1月5日,中国技术交易所(以下简称“中技所”)与武汉未来科技城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武汉市委常委冯记春、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姜铁兵、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华奋、中技所总裁郭书贵、中技所副总裁李中华等相关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据悉,未来科技城作为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全国四家未来科技城之一,正在全力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高端人才聚集区和新兴产业高地。中国技术交易所作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秉持“技术+资本+服务”理念,目前已发展成为北京地区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平台。
    本次签约正式开启了双方一系列重要合作内容,包括共建技术交易新机制、合作筹建华中科技孵化投资基金、推动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创投孵化机构落地武汉等。双方在战略合作框架下形成的系列合作将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建设,打造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科技与金融对接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行业发展带来积极的示范效应。
    据了解,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加快建立流程化、规范化、市场化的技术公开交易机制,推动在汉高校出台政策,引导高校通过技术公开交易机制,借助中技所“国有科技成果公开挂牌交易系统”及“国有科技成果交易信息公示系统”进行科技成果确权、定价、交易及信息公示,真正将武汉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转型升级的发展优势,共同服务东湖高新区及未来科技城“自由创新区”建设。
    中技所总裁郭书贵认为,此次合作将成为武汉国有科技成果转化公开交易的一次变革性探索,未来可能带动高校科技成果公开交易机制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各个区域的推行。
    据悉,自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实施以来,高校更多科技成果有了转化的动力与积极性,其中不少成果希望通过协议定价的方式完成技术入股及其他形式的转化,根据新修订的法律,应当在本单位公示科技成果名称和拟交易价格,然而公示力度与范围仍然有限,不能有效规避相关负责人的责任问题。
    为此,中技所依托技E网开发了“国有科技成果交易信息公示系统”,提供同步的场内、场外双公示系统,更好地进行公允的市场化公示,让公共财政投入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更加透明阳光。与此同时,该系统定位为独立存在的运行单元预留了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第四方监管通道。
    目前,中技所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已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软件所等机构参与使用“国有科技成果公开挂牌交易系统”及“国有科技成果交易信息公示系统”,挂牌或公示国有科技成果34项,累计成交金额10321万元。
    中技所总裁郭书贵表示,中技所已经充分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实现条件,下一步中技所将把这样的公开交易机制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高校院所,为国有科技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个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