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青计划助"上海出品"走向世界:邀业内顶级专家指导

25.10.2015  14:32

  舞台大屏幕不断闪现小说的话语,充满玄幻意味的音乐引领观众陷入关于“人类生存价值”的追问,青年导演马俊丰的《朝闻道》,作为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作品,在浅水湾艺术中心一亮相,就备受关注。《朝闻道》灵感来自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同名作品,马俊丰表示,“没有扶青计划,不可能有《朝闻道》创新。

  助青年人才创意落地

  马俊丰曾是“卖座导演”,2011年他创排的舞台剧一演就是100多场。但他不满足,“我觉得一直在重复自己,想做一些更有探索性质的创新作品,可新类型作品在市场上很难找资金。感谢‘扶青计划’,帮助创意落地。”今年3月,“扶青计划”向马俊丰发出邀请。爱好科幻的马俊丰提出,以刘慈欣小说《朝闻道》为主题,将现场音乐表演与多维交互平台结合,观众通过手机问答现场互动参与表演,感受艺术与科技全新体验。双方一拍即合。

  《朝闻道》创作历时半年有余,“扶青计划”除了制作资金、表演场地扶一把,还为马俊丰牵线搭桥,寻找演出需要的音乐人、交互软件程序员。马俊丰感谢“扶青计划”帮得多、管得少,“只要创意三观正,‘扶青计划’不干涉创作。但这不代表他们对作品不闻不问,相反,每个创作节点,‘扶青计划’都会联系专家做外援,为项目把脉。”马俊丰选择以音乐、交互大屏展现《朝闻道》,会否削弱小说的情节魅力?项目中期汇报时,“扶青计划”请来文学家坐堂。“专家提出,剧本文字需要提升,逻辑得更讲究,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这么一说,再改《朝闻道》,我心里有底气了。”马俊丰说。

  邀业内顶级专家指导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今年步入第四年,如《朝闻道》般的委约作品共有14部,得到谭盾、杨丽萍、林怀民、田沁鑫、荣念曾等领衔组成的艺委会以及上戏等高校专家团队指导。与《朝闻道》不同,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温展力创作的清唱剧《广场上的垃圾》,通过海选进入“扶青计划”。“扶青计划效率很高,4月底我看到甄选启事投稿,经过初选,5月项目答辩,6月初确定入选。”温展力对扶青计划给予的宽松创作条件赞不绝口,“许多青年艺术培养项目对作品时长、演出人员编制、形式都有严格限定。《广场上的垃圾》全长1小时,换到其他比赛,会被嫌弃太长,大概连初选都过不了。”让温展力意外的是,项目答辩会上,评委席坐满业界大腕,作曲家郭文景、乐评人孙孟晋都在其中。“‘扶青计划’没有对题目提要求,但入选标准很高,每个环节都有顶级专家把关。”

  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总监刘文国表示,“‘扶青计划’不设题目,不想框死青年人创意。我们全力以赴做的是如何让文化创新创业的土壤更肥沃,让青年人有发挥空间,这样才有希望播撒艺术的种子、生根发芽。”据介绍,“扶青计划”成立以来,已委约31位华人青年艺术家原创了27部舞台作品,涵盖戏剧、戏曲、音乐、舞蹈、多媒体等多个领域。来自30多个国家的艺术节总监、剧场经理、经纪人、制作人观摩演出。16位青年艺术家的十余部原创作品如《雷雨2.0》、《》等,通过“扶青计划”的平台与推介,前往国内外各剧场、台北艺术节、德国贝多芬音乐节等节庆活动参演参赛。2012年委约作品《死亡与少女》、《意镜》,2013年委约作品《白鱀豚歌》受美国亚洲协会和线圈艺术节邀请,赴纽约演出2场,现场一票难求,成为线圈艺术节唯一首演即门票售罄的演出。原汁原味的“上海出品”真正通过艺术节的平台走向国际主流市场。

  是创新项目也是创业平台

  “扶青计划”孵化文化创新项目,“青年艺术创想周”搭建展示平台,两岸三地青年创作者同场献技,有的找到了投资方,从艺术青年变为创业者。今年亮相青年创想周的“图片影视”项目便是一例。“图片影视”本是上海戏剧学院教师易非引导学生课余创作的意外收获,“学生拍摄影像作品,流程复杂,耗时长,投入资金大,改为以图片或照片为主体,其间或穿插部分视频,或介入互动选项,构成一个完整的剧集结构,完成对一个故事的讲述,降低了创作难度,预算低,时间短。观众同样可以很快掌握情节来龙去脉。”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急速效应,已经使社会资本迅速关注到这个领域,目前“图片影视制作联盟”正在筹备,展示该类作品的平台“剧能玩”APP下月上线。在刘文国看来,“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也是上海城市活力的缩影,“创新创业精神不仅在经济、科技,也在文化艺术领域闪现光芒。艺术节每年迎来两百多位青年艺术家,已成为他们创新创业的起航地。

  2015年“青年艺术创想周”国际范十足,来自丹麦、法国、西班牙、瑞典、美国等国际表演团队纷至沓来。瑞典多媒体独角戏《朱丽小姐》代表着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与舞台艺术结合;比利时音乐人策划的《一场跨越历史的演奏会》让巴赫与昆曲在六百年后进行跨时空对话、美国实验音乐家大卫与古筝的即兴碰撞《丝绸之路》,又有力地呈现了“创想周”对于传统美学的传承与跨越。

  负责人杨怡君表示,“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正成为全球青年艺术家社群,“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艺术中心带来了新作品《你说中文吗》,他们希望明年联合上海国际艺术节制作澳大利亚华人艺术家寻根之旅。‘扶青计划’委约作品《青衣》演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也表现了浓厚兴趣。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