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带薪年休假执行率达90% 探亲假执行率较低
炎炎夏日的一袋洗头膏,隆隆寒冬的一桶油,就是“职工福利”的全部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本市单位职工福利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年,市总工会通过问卷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对本市单位职工福利实现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惯性仍在继续,对福利的重要作用、发展形式认识不足,传统物质型福利观念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已难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对此,市总工会呼吁,注重物质与精神领域相结合的现代员工福利理念亟待建立。
高温津贴、婚假、带薪休假执行率高独生子女费、探亲假执行率较低
据了解,职工福利种类繁多,按照是否具有法律强制性为标准,可划分为两大类:法定福利和非法定福利。法定福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职工的福利保护政策。上海现行的法定福利包括:住房公积金、带薪年休假、婚假、丧假、探亲假、高温津贴、独生子女费、家属劳保等。非法定福利,是指在国家法定福利之外,由单位自主建立的,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凝聚职工人心和吸引优秀人才,向职工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福利项目。企业年金、健康体检、疗休养、住房补贴、员工培训、EAP雇员心理援助计划、补充保险等就属于此类。
调查发现,单位各项法定福利项目的执行情况良莠不一。
高温津贴、婚假、带薪年休假、丧假等休假制度、住房公积金执行总体情况较好,执行率均在90%以上,但独生子女费、探亲假、家属劳保制度执行率却较低。
相较之下,非法定福利的执行情况却存在较强的“因企业而异”
现象。调研梳理了近乎涵盖本市各类单位的非法定福利51项,将其划分为保障型和激励型两个大类、六个小类。针对这51项福利,调查发现,六种不同所有制单位的职工福利状况发展不均,显著划分为三个梯队: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最优,第二阶梯是中外合资、港澳台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则成为福利洼地。
从上述调研,不难看出职工福利受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文化的影响较大。
职工最关注:补充公积金、工作餐、体检企业年金、集体宿舍等福利执行率低
另一方面,从个体的非法定福利来看,企业执行最多的集中在生活、健康、文体3大类,如:节假日福利91%、工作餐81.7%、食堂或餐厅80.1%、班车、交通补贴78.9%,仍停留在相对传统和基本保障阶段。相比之下,覆盖率低于20%的福利项目有18项,包括:职业压力疏导和心理咨询、企业年金、集体宿舍或人才公寓、购(租)房补贴、家庭日活动等。
经数据分析,本次调查显示,职工最关注、也最需要的福利制度依次是:住房福利、生活福利和健康福利;职工最看重、也最期盼的福利项目是:补充公积金、工作餐和健康体检。从这不难得出,调研中发现的覆盖率较低的18项职工福利当中的大部分恰恰是深受职工欢迎的新型福利项目,亟待大力扶持和发展。
什么是新型福利项目?“在计划经济中,社会普遍认为福利就是吃饭、洗澡、看电影,发发实物、搞搞活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福利重要作用、发展形式认识明显不足。福利的内涵十分广阔,现代职工福利包括单位组织体检、集体疗休养、良好的工作环境、心理疏导服务,还包括企业年金、住房补贴、利润分享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等,特别重视物质与精神领域相结合,但这些现代职工福利体系和项目在本市多数单位尚未建立起来。”市总工会保障部部长陈美琴告诉记者。
职工福利发展呈现四种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传统的福利项目如今已不能满足职工多样的需求、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调研显示,当下职工福利的完善和发展呈现4个趋势:
———从法定福利转向法定和非法定福利相结合。传统时期,单位执行的多是由法律法规固化下来的基本职工福利制度。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留住和激励人才,用人单位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职工需求的非法定福利项目体系,以激励职工,最终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和竞争力。
———从物质福利转向物质保障和精神慰藉相结合。如今,职工基本生活已得到保障,进而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在精神需求方面,职工福利的作用远比工资薪金显著:家庭支持类福利可以体现企业对个人和家庭的关心,职业培训可以满足职工自我实现的需求,集体文娱活动和心理疏导能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此类“软福利”虽不见钱不见物,却能传达企业的关爱,换取职工的忠诚和绩效。
———从均等福利转向保障大众和激励先进相结合。过去的福利制度都是平均主义“大锅饭”,没有体现职工福利的激励作用。今后,职工福利的发展趋势会越来越与企业绩效、个人工作表现及贡献挂钩。全体职工在享有基本的保障性福利基础上,按照各自贡献程度,享有不同等级的绩效性福利。如:为员工持股、利润分享、企业年金、补充保险等长期收益型项目,这些绩效性福利将会起到保留优秀员工的目的。
———从自给自足转向自主管理和福利外包相结合。过去,职工福利基本由单位自己落实,自给自足。今后随着职工需求的多样,福利项目的专业性不断增强。许多单位会放弃在福利方面自给自足的做法,通过签订服务合同,向专业的福利机构购买集约化的福利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