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3D打印建材 40分钟造间房

11.11.2014  12:10

  太空跳伞、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生物感知、基因科技……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前沿的年度科技盛会之一,以“人与物连接的未来”为主题的腾讯WE大会上周末再度来袭。国内外12位顶尖科学家的未来蓝图大比拼,让全场近3000名听众“脑洞大开”。但这些“高大上”的未来科技,哪些最快能实现?且看本报记者从腾讯WE大会上推荐离现实最近的三大发明。
   隔空感物
  玩体感游戏,当球飞来你把球扑出,结果手感觉到的冲击就像身临绿茵场……今年亮相WE大会的Rajinder Sodhi是计算机视觉和人机交互方面的专家,他参与研发的AIREAL是一种新型空气触觉交互技术,使用者不用穿戴任何装置就可隔空感物。原来,AIREAL在连接设备后喷出甜甜圈形状的低压气流漩涡,这些“空气炮”在长飞后还能保持“队形”,最终让皮肤体验到真实力量。
  据透露,这个有望现身上海迪士尼的虚拟现实应用,将会出现在一个投影出的虚拟花园场景中,当你进入时有很多虚拟蝴蝶飞到你身上,皮肤能感觉它们腿部的震动。
   智能“眼睛
  来自东京的科学家加贺谷友典戴着一对“猫耳朵”Necomimi上台。这种像玩具一样“萌萌哒”的“猫耳朵”,能根据人的情绪转动或耷拉。不过,加贺谷友典和他的同事们认为,这还不是可穿戴情感设备的最完美表现。“我们即将上市的最新创意产品叫Mononome(物之眼),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物的眼睛。”比如:给糖罐子装上“眼睛”,它会记录孩子吃糖的时间,当孩子下次想提前吃时,糖罐子会眨着“say no”的眼睛,让小主人打不开瓶口;给吸尘器装上“眼睛”,它会记得使用时间,如果好久不用,就会向主人露出“难过”的表情。
   茧形屋
  有没有想过未来的智能房屋是3D打印,还能像蜗牛壳一样随心所欲地搬迁?来自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绿色住宅和智能建筑研究专家苏运升带来的一款名叫“易茧”的3D打印太阳能智能房屋,成为这次大会场外演示中最大的亮点。
  形似气泡、块头不大,“易茧”由3D打印的高分子材料构成,40分钟左右即可自动完成建造,房屋内预装有水床、影音及照明系统。据演示,这种用超轻钢做框架的永久性住房,耐用、低碳、可回收,能防八级强震;墙壁用特殊材料做成,超薄、可隔热、保温、隔音;家具与墙壁之间采用的是专利技术“内胆框架分离”建造法,装修就像给保温瓶换内胆。据悉,目前“易茧”在安哥拉和哥伦比亚都已有在建项目。 本报记者 胡晓晶
   http://xmwb.xinmin.cn/html/2014-11/10/content_6_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