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手机网民网络安全状况报告发布 你的手机安全吗?

14.12.2015  20:52

2015上海手机网民网络安全状况报告》12月14日发布,报告显示,当前上海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超过1500万,而骚扰短信电话、个人信息保护、恶意软件问题和支付安全问题是困扰上海手机网民的主要问题。


其中,最为常见的信息安全事件仍然是骚扰电话、推销电话和违法广告短信。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手机用户曾遭遇过此类信息安全事件。


另外,通过手机病毒、恶意软件窃取用户信息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且手段愈发隐蔽。下面两个案例就是近年新出现的病毒植入手法。


案例一:诈骗分子会冒充运营商,通过伪基站向手机用户发送“积分兑换现金”的虚假短信,当用户点开虚假的运营商网址后,再要求其填写账户信息、密码等内容,并下载软件。通过这样的方式,诈骗分子能够获得手机用户的信息并在其手机中植入病毒,从而窃取用户的资金账户。


案例二:有些木马病毒会先植入到你的朋友或同事手机中,再通过他们向你发送植入病毒的短信等进行传播。比如说,在一封电子结婚请帖中,后面附有一个链接,当你点开下载以后,它就是一个病毒了。整个过程中,病毒的植入非常隐蔽,很难让人察觉。


不过,除了病毒的侵入方式层出不穷,不少手机用户的网络风险认知也实在有待加强。


调查显示,目前上海仍有约半数手机网民对于使用公共WIFI、二维码时存在的手机安全隐患缺乏最基本的防范意识,而截至2015年6月,仍有近四成的手机网民没有安装手机安全软件。


小编了解到,用户在连接到一些陌生的WIFI或是二维码时,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比方说,当你连接到了一个虚假的WIFI,它会不知不觉地窃取你的个人账号、密码等相关信息,再对你的资金账户进行操作。就这样,你银行卡里的钱可能就“不翼而飞”了。


目前上海手机网民在遭遇手机信息安全事件后,选择向各类信息安全联盟进行反馈的用户仅占总网民数的3.9%。因此,专家呼吁,要真正改善手机网民的信息安全环境,除了要加强立法和政府的监管等,企业也需要将强产品的安全性能,而对于广大手机用户来说,需要不断培养上网的良好习惯。市民如果在使用手机时遭遇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可登陆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进行举报和求助。


(看看新闻网记者:金普庆)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