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局麻孔镜微创手术为93岁老人治愈腰椎间盘突出

28.10.2015  16:11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新锋为一位93岁高龄的腰椎间盘突出老太太成功实施椎间孔镜手术。该项技术利用椎间孔这一生理通道进行椎间盘组织摘除,不仅手术切口小,而且术后康复快。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体现了仁济医院在局麻孔镜微创手术方面的精湛技术。    

当这位93岁高龄的老太太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仁济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新锋门诊初诊的时候,老太太指着自己左小腿外侧,面容痛苦而焦急。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李新锋发现老太太左侧臀部至小腿一根筋抽搐样疼痛,伴有小腿外侧和足背部麻木。腰椎三维CT检查提示,在腰4-5椎间隙水平有一偏左侧的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病因明确后,陪同的子女告诉李新锋,老太太这种情况已有一个月,药物等保守治疗均无效果,疼痛愈发严重,行走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考虑高龄,合并很多其他疾病,手术治疗一直下不了决心。    

面对高龄患者的这种情况,李新锋向其介绍了一种新技术。该技术是在局部麻醉下,采用椎间孔镜,扩大狭窄的根管,摘除突出椎间盘组织,术后一两个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饱受病痛折磨的老太太及其家属终于下定决心进行微创手术。手术非常顺利,留下不到一公分的伤口,只要一个创可贴即可。术后回到病房,老太太还微笑着和家人打招呼。第二天一早李医生查房的时候,看到老太太已经坐在床边和家人聊天,中午便出院回家了。    

在仁济医院骨科主任刘祖德教授的支持下,微创脊柱外科亚专业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及相关设备的飞速发展,椎间孔镜手术正日渐兴起,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椎间盘源性疾病、椎管狭窄甚至脊柱感染等脊柱疾病。椎间孔是脊柱本身的一个生理性的通道,椎间孔镜借助这一生理通道进行椎间盘摘除手术,对脊柱结构的损伤极小。椎间孔镜手术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术中医患沟通方便,极大地减小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对高龄、合并心肺等多脏器功能老化的患者尤其适合。对于单纯椎间盘突出和椎间孔局部骨性增生造成狭窄的情况,都能够彻底解除神经局部压迫。椎间孔镜手术不需要固定融合脊柱节段,与传统治疗老年脊柱疾患的融合手术相比,对脊柱活动度没有影响,治愈后脊柱活动度得到全部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