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69所高校将亮相工博会

21.10.2014  11:48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樊丽萍)一批代表大学生科技创新较高水平的项目,将亮相11月4日至8日举行的第1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据悉,今年工博会高校展区面积4500平方米,吸引69所高校参展,其中上海高校17所,沪外高校43所,境外高校9所。
  在确定参展的670个高校项目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以上的重大技术成果项目61项,科技含量高、技术成熟、应用性强、可转化产业化的项目609项。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前期项目遴选时,重点关注符合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的项目。高校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主体,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工博会,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武大、华中科技、西安交大、厦大、同济等全国知名高校都将集中亮相。此外,来参展的9所境外高校,包括早稻田大学等3所日本高校、台湾科技大学等6所台湾高校。
  注重项目推介,是工博会高校展区的特色。上届工博会,就有7所高校的12个项目先后与企业签约。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JB8000型传送带式放射性污染检测仪”与上海精博析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工博会首日即现场签约;上海理工大学的“太赫兹人体安检仪”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签约等。
  另悉,今年工博会高校展区将继续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展示专区,已遴选参展的大学生项目有10项,如华东理工大学的“智慧城市信息显示整体解决方案”、上海大学的“智能化饮料配置设备”、上海海洋大学的“改性玉米芯吸附材料的推广与应用”等。
  
          相关链接 高校展区亮点抢先看
  1、复旦大学“十千瓦级大功率紫外LED光固化系统”项目
  紫外光固化技术在印刷、涂料等固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功率的紫外光系统能大大提高众多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的污染,但是存在散热问题。复旦大学的这个项目解决了大功率紫外LED集成封装中的散热难题,造就了十千瓦级大功率紫外LED光固化系统。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合作企业的紫外LED光固化系统产品用于木地板、印刷、家具、地坪、光纤等行业,2013年至今产值6000万元,毛利2000万元,纳税300万元,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2、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型高硬特种曲面精密磨削技术与系列智能装备
  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的零部件加工要求特殊,材质很硬,界面要求高,曲面精密磨削难度大。上海交大的这一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具有较好的商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相关企业2012年-2014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3亿元,新增利税3.9亿元,该项目申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2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2项。
   3、同济大学“水质快速检测仪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使用的现场小型水质检测仪,多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发光菌、分光系统等,容易引起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同济的这一项目采用独特的液体比色计及数据处理系统,配合快速检测剂(胶囊),可用于数十种无机物、有机物、重金属等定量检测,它对矿山、农村、山区、高原、事故现场等水质快速或应急检测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提升我国环境监测现场分析技术水平。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4-10/21/content_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