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乱象调查:抢独家办短贷无证执业
原标题:房产中介乱象调查:抢独家办短贷无证执业
图片说明:随着去年下半年上海楼市升温,沪上房产中介企业间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 刘行喆 摄
东方网2月24日消息:随着楼市升温,房产中介企业间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为了抢夺市场,部分公司推出签约独家房源、办短借等种种招数,再加上从业者良莠不齐,使得中介市场乱象丛生,甚至成为助涨房价的推手。
昨天上午,市消保委召开上海市房产中介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发布会。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房产中介行业“满意”的只占11%;“不满意”占52%。而购买过房产中介服务的消费者遇到问题的比例高达84.8%。其中,71.1%的消费者遭遇电话骚扰,34.4%的消费者发现中介虚标房价,15.2%的中介不让交易双方见面,还有15.1%的消费者发现其隐瞒房产真实信息。此外,中介还存在额外收取不合理费用、恶意锁定委托房源等问题。
消保委在消费体察中发现,20%网上挂出的最新房源已售,41%的房源虚标房价,实际询问到的价格比网上标的价格平均高23%,实际体察的房源高达56%与网上宣传不符。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后维权的比例仅有21.6%,大量消费者选择“忍气吞声”。
此外,在约谈现场记者看到,发送约谈公函的20家中介公司中,仅有11家派代表现身,包括太平洋房屋等中介公司直接“玩消失”。
而在记者调查中发现,目前房产中介市场还存在很多深层次问题,包括疯狂抢夺独家房源、办理短期借款、无证执业以及虚构房源。
记者调查中以卖房者身份联系了几家中介,立即有中介业务员上门约谈签约独家房源。记者的房子按同小区市场价在200万元左右,中介提出若签约独家房源,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以高出200万元价格卖出,过期若未售出中介公司则赔付一定数额补偿金。而对于高出的房款,则需要给独家代理中介一定提成。记者了解到,签约独家房源已成为各大中介公司垄断房源的重要手段,公司甚至将此与员工收益挂钩。在利益驱使下,各公司纷纷以高于市场价争抢房源,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的上涨。
办理短期借款,是部分公司抢夺市场的另一重要手段。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中介在洽谈房源时,如果遇到买家急需资金时,会主动提出“我们能够办理短期借款”。
昨日消保委曝光的一个案例中,一屋主通过链家购买了一处新房产。当时由于手头资金不足,链家中介人员便主动提出为其提供借款服务,由屋主将其名下既有房产抵押给他。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房产抵押合同上所表明的资金出借人虽为个人,但事后经律师调查后发现,该个人实为链家员工,联系地址亦为链家上海总部地址。而且,借款期间,链家方面的利息高达1.6%,是同期同档银行利率的4倍。
上海市沪中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律师董敏华表示,链家是一个房产中介服务机构,其并没有提供金融产品的资质。
业内人士郭先生认为,若借出的短期贷款资金为该中介公司的,且利率没有超过银行利率4倍以上的,只要在法律框架内,双方达成一定的协议应该是可行的,但如果该中介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或者将其绑定在理财产品上,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建议购房者在购房时最好申请银行贷款,少用其他融资渠道。通常,住房按揭贷款是利率最低的。
此外,从业人员无证执业、中介公司虚构房源问题也比较普遍。
现在的市场上,经常会发现买房或卖房的时候,实际穿针引线的是一个人,而买卖合同上的签约经纪人是另一个人,且大多数只是出借证书,并非中介公司员工。
至于房屋中介发布和制造假信息,即虚构房源的情况也较突出。一位资深房产经纪人告诉记者,不少中介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往往发布一些明显低于同地段价位的房屋信息,当消费者要求看房时,对方会以该房已出租或已售出为由转而推荐其他“更好房源”。
董敏华认为,房屋中介市场乱象的背后隐藏着多种原因。一方面是利益驱动,一些房屋中介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利益最大化,不惜违法操作。另一方面,我国中介市场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划,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监管不到位,且缺乏统一的诚信管理机制,给一些无良中介提供了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