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声音]构筑“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的新战略构想(等6则)

26.10.2015  16:47

[编者按] 大学是社会的智库。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建言献策,独到见解和精彩论断不时见诸媒体。交大新闻网专门开辟“一周声音”专栏,摘发部分专家学者在媒体上的“交大声音”,展示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传承等方面的见解、思想、精神,向专家学者对提升国家和社会软实力作出的贡献表示敬意。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教授:构筑“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的新战略构想

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沿线一些城乡的社会现代化水平较低、源远流长的区域文化传统萎靡不振,是现阶段影响国内“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研究和建构一个内容更为丰富、目标更为全面的“一带一路”战略理念。这就是“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的新战略构想。(中国新闻网 2015.10.2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陈宪教授: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主体——企业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家是企业的人格化代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企业家。(光明网 2015.10.21)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周培教授:60%-70%的田间农药通过径流造成污染

60%-70%的田间农药通过径流造成污染。全国80%的河流和3/4的湖泊不同程度受到氮、磷富营养化的影响。抗生素、内分泌干扰因素在人口密集地区严重。高度依赖化肥导致硝酸盐在土壤中沉积,造成土壤酸化,板结,越施越肥,垃圾成堆。(财新网 2015.10.21)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需进一步创新发展

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迫切需要城市治理研究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新民晚报 2015.10.23) 

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明雄:要做好“项目分板、投资人分级

合格投资人少,企业信息披露不够是众筹业在中国发展较慢的原因,要保证众筹快速健康发展,首先要做好“项目分板、投资人分级”,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需求,同时设计好退出机制,把流动和评估体制做好,才能吸引更多合格投资人,更要保证资金安全以及风险防控。(中新网 2015.10.26)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利率市场化后必然要求银行提升运行效率

从企业角度看,利率市场化后必然要求银行提升运行效率,加强对风险的判断和管控,这样好的实体经济企业、真正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够得到金融机构更高水平的服务。(金融时报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