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贡献可歌可泣 历史评价须还中国公道

19.03.2015  19:37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不仅抗战最早、坚持时间最长,也是做出最大牺牲的国家。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长期抗战功勋卓著

1. 中国最早举起反侵略的旗帜,推迟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进行抗击日本侵略东北和上海的局部战争,唤醒了世界人民对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警惕,推迟了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独立进行全面的抗日战争,拉开了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大幕。

战争初期,英国一度实行“绥靖”政策和“远东慕尼黑”阴谋,企图以牺牲中国换取将战争祸水引向苏联,美国推行“孤立主义”外交,对于日本侵华战争作壁上观,英、美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鼓励了德、日法西斯猖獗和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中国坚持独立抗战,不仅阻断了日本北上与德国合击苏联,推迟了苏德战争的爆发,而且吸引日本的主要兵力于中国战场,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 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最为艰苦卓绝,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谱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壮丽篇章。

在缺乏外援、装备低劣的情况下,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奋勇抵抗,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中国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抗战,互相配合协力,共同支撑4年多时间的独立抗战,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荷等国军队在战场上连连败北,中国正面战场取得了第三次长沙战役等重大胜利,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声势和士气,中国敌后抗日战场则发展到了具有19块抗日根据地、1亿多人口的规模,吸引了69%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1945年),使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陡然上升,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中国将日本军队主力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不仅为自身生存而战,也为同盟国而战。到战争结束时,日本在中国战区投降的军队达128万,占投降日军一半以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根本上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胜负格局。中国战区一共俘、毙、伤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总伤亡则高达3500余万。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

3. 中国坚持抵抗时间最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的“四强”大国中,中国是抵抗时间最长的国家,其他国家长的不足6年,短的不足4年,而中国全面抗战8年,加上局部抗战,长达14年之久。

4. 中国最早批判国联机制无能,积极推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建立,对形成以联合国为主体的战后国际新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党政府曾经实行“依赖国联主持公道”的外交方针,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使中国对第一次大战后建立的国联机制的无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是最早批评国联机制失效,提出重建世界秩序构想和联合国组织的国家,从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四强安全宣言》,到参加开罗会议、联合国筹备会议等,中国积极参与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塑,与美、英、苏等国共同创建联合国。

5. 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支持周边国家的抗日反帝斗争和民族独立运动,为亚洲反殖民主义事业做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不仅两次出动远征军激战缅甸,出动占领军接受越南日军投降,扬名海外,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之壮举,而且热情支持周边被压迫国家和民族,如印度、朝鲜、越南、缅甸、菲律宾等国的独立反帝运动,帮助和支持这些国家战后实现独立,推动了亚洲殖民统治体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彻底瓦解。

6. 中国自身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大国地位的奠定,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设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通过抗日战争,中国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迫使日本归还了甲午战争以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领土,重新确立了大国地位。

 

抗战打出中国地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中国改善国际地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其力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全民族全面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推行大国外交和提升自身国际地位的基本条件。

中国抓住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开展大国外交,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成为世界“四强”大国始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这一进步是中国人自己“打出来的”,也与美国的支持有关。

首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改变了战前原有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美国和苏联构成战后两极体制,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得到提升,中国外交周旋余地大大扩展。

其次,亚洲殖民地体系迅速瓦解,列强包围、瓜分中国周边国家的殖民地体系宣告终结,中国周边外交环境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重大变化。中国加大援助周边被压迫民族独立运动力度,积极争取亚洲领袖国家地位,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三,废除外人在华特权,签署中外平等新约。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对德、意、日宣战,这些国家的对华不平等条约随之废除,中国与美、英、法等国成为一条战壕的战友,为中国修改和废除各类不平等条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新约签署,巴西、比利时、挪威、加拿大、瑞典、丹麦、葡萄牙等所有与中国签有不平等条约的国家也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与中国签署平等新约。百年来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由此宣告完成。

第四,中国不仅收复了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丧失的全部失地——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基本恢复中国的固有国土。而且由于中国的坚持,在开罗会议上从国际法理上确定了战后朝鲜的独立地位,从根本上清除了日本对东亚国家的非法占据,确保了战后东亚的和平与安全。

第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使中国以强国身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中国在战时和战后国际组织体系中获取了实实在在的大国地位。这一体制性安排对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的提升,产生了长久的、迄今继续发生作用的重大影响。

 

待遇和贡献不对称

但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与获得的待遇是不对称的。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指出,美国曾逼迫中国全力投入缅甸战役,使缺少弹药和空中支援的中国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一败涂地,反过来美国又将所有责任推向中国,甚至逼迫蒋介石交出军权,酿成中美关系史上著名的“史迪威事件”。

由于冷战和美国的态度,中国作为战胜国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在著名的东京审判中,由于美国战后对日政策的改变,也存在重要的历史遗憾和缺陷,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没有将“反人道罪”作为独立的起诉依据,没有起诉搞细菌战和化学战的日本战犯等,东京审判的虎头蛇尾,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贫弱。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已经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大国。对中国而言,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还中国以公正的历史地位,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和平发展,更好地与亚洲各国携手开创合作共赢的未来。

中国将首次在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日隆重举行阅兵式等纪念活动。此次大阅兵是中国大国外交的一个新创举,将强有力地重塑中国在二战中的国际地位,彰显中国的大国地位,向世界展示一个强盛的中国将更加有利于亚洲的稳定发展和世界的安宁进步。

 

(来源:《新民晚报》2015年3月19日B2-B3版,作者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石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