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 领略老上海租界文化

15.04.2015  17:12


  4月4日,伴着淅淅沥沥的清明时雨,“我眼中的上海”澳大利亚小摄影家夏令营团奔赴南京。这个古都,是中华文化繁盛时期的象征,也因历史上的大屠杀而被视为中华民族苦难的象征。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颠簸,营员们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下车,就被以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悲仓和肃穆的氛围所震撼。馆内保存的七十多年前被杀害的中国人民的骸骨、一些已经锈迹斑斑的凶器和令人毛骨悚然的“万人坑”,都是二战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罪过的铁证。面对沉痛的历史,营员们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的可怕、和平的可贵,纷纷表示会铭记这段祖籍国的历史,维护真相。

  位于上海虹口区了解二战的犹太难民纪念馆则向营员们展示了1933-1941年间犹太难民在上海避难的历史原貌,讲述着上海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独特贡献。4月8日,小摄影家们来到这里,仔细观察了展厅里展示的犹太难民留下的小提琴、照相机、烟斗等物品,聆听讲解员诉说那段心酸的逃难故事。战火纷飞的年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上海人民依然能倾尽全力、伸出援手,跨越民族和文化的界限接纳近三万民犹太难民,与他们共渡难关。营员们无不为上海人民海纳百川的胸怀所感动。

  战争留给了上海伤痛,也留下了多元文化的印记。小摄影家们迫不及待揭开老上海租界文化的神秘面纱,来到原属于法租界的武康路、衡山路,欣赏法租界的建筑文化。而对比法租界的浪漫,田子坊里形形色色的店铺、摩肩接踵的人潮更让小摄影家们新奇不已,他们穿梭在一条条小弄堂中,记录下石库门弄堂里闲话老上海的市井生活。

  旅行途中,不乏温馨的小插曲。在大家准备集合离开南京中山陵的时候,营员沈已妞发现一个迷路的4岁小女孩,乐于助人的她抱起小女孩走到安全地点,直到等来了焦急寻找孩子的母亲才离开。当天也是小营员潘洗桐的12岁生日,上海侨办委托旅行社送上生日蛋糕,晋元高级中学也送上了生日纪念品。这份惊喜让小营员们都感动了。潘洗桐开心地为大家切蛋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激动地说:“这是我终生难忘的生日。

  此次南京之行和老上海租界文化拾遗,都是围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主题开展的活动。这些值得铭记的地方,这段值得铭记的历史,让营员们对和平的珍惜、对生命的敬畏更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