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基层党建网首页报道我校上海樱花节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工作

17.04.2015  15:59

 

       4月16日,上海市基层党建网(http://www.shjcdj.cn/)首页以《让“小红帽”更靓丽:上海大学樱花节志愿服务项目建立临时党支部》为题,报道了我校上海樱花节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工作。为把党建开展到最活跃的“细胞”上,在校党委组织部、校学工办、校团委的关心指导下,本次由社科学院、美术学院以及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2015上海樱花节志愿服务工作中,首次成立了临时党支部,24名党员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不仅传播了树立文明新风尚的正能量,更带动了全体志愿者把更优质的服务奉献给他人,树立了党员先锋模范良好形象,获得游客及社会的广泛赞许。

        以下转载上海市基层党建网关于《让“小红帽”更靓丽:上海大学樱花节志愿服务项目建立临时党支部》的新闻报道。

        从2011年3月起,每年的上海樱花节都会出现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头戴小红帽、身披红马甲、胸挂小徽章,用自己响亮的声音指引着前来顾村公园游玩的游客,并进行文明劝阻、应急处理以及游园讲解,成为顾村公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就是来自上海大学的樱花节志愿者。

       这支由上海大学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服务团队在顾村公园已服务了五年,共有1400余名学生志愿者为樱花节“保驾护航”,服务游客达280多万人次,服务时长总计达2万多小时。为弘扬志愿精神、树立服务意识并倡导文明行为,上海大学的樱花节志愿服务项目在制度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与突破,2015年在樱花节志愿服务队伍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探索如何将党建开展到最活跃“细胞”上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线上线下,建构“立体式”温馨之家

       志愿服务强调奉献与服务,这与党员的要求相一致,在向上海大学党委组织部进行申请备案后,项目将来自社区、钱伟长、社科、悉商学院等24名党员以及41名入党积极分子,集合为一个整体。在志愿者出征仪式上,正式宣布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

       为规范组织纪律并形成归属感,支部建立书面个人档案,每位党员亲笔填写《2015年上海大学樱花节志愿者临时党支部成员信息表》,纸质版档案还将包括个人的心得记录、推荐信等。同时为促进交流、加深了解,临时党支部运用新媒体平台建立支部QQ群、微信群,并通过微博对支部每位成员进行详细介绍与宣传。以上做法提升了支部凝聚力,让志愿者们也更能意识到作为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

亮明身份,树立党员先锋良好形象

       支部在上岗前将每位成员的服务岗位、志愿座右铭、工作期待等信息制作成宣传图片,通过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同时每位党员在上岗时佩戴党徽,要求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名志愿者,更是一名党员需要发挥更多的先锋示范作用。一名党员志愿者表示:“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说大很大,说小又很小。党徽还戴在胸前,他提醒着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自己的一臂之力帮助别人,都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即便一句话、一个引导、一个搀扶、一个热忱的微笑……我都竭尽所能帮助他们。

       活动结束后,支部要求入党积极分子提交以“我心目中的樱花节党员志愿者”为主题,党员提交以“我是党员,我……”为主题的反馈报告,以“双重身份”的志愿者队伍凸显党员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对党员志愿者的监督管理。同时,当天服务的党员志愿者将为当天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撰写入党推荐信,发挥临时党支部考核、培养与推荐优秀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职责。此举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党员发展的“传帮带”传统,帮助党员同志更好地理解党员职责所在,激励入党积极分子加快成长,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声音力量,唱响时代主旋律

       为使支部成员深化爱国爱校情怀并增强成员身份意识,成立了2015年上海大学樱花节临时党支部合唱团,在志愿服务的休息时间排练了《中国共产党党歌》、《中国共青团团歌》以及《上海大学校歌》等曲目。同时在每日上岗服务前与结束后,全体志愿者在顾村公园二号门高喊“‘青春与樱花共舞,上大与志愿同行。’上海大学志愿者祝您游园愉快!”的昂扬口号,让志愿精神响彻上海樱花节的天空,让文明之花盛开于每位游客的心间。志愿者是引导文明的使者,上海大学的党员志愿者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声音传播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自己的行动树立了时代的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