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国际挑战和对策(上)

27.03.2015  10:51

摘要: 论述了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国际挑战,分析了巨大挑战的形成原因,重点从种业发展的育、繁、推3个环节提出今后种子产业应对国际挑战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种子产业,国际挑战,应对策略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子安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 [1-2] 。未来数十年,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发展以及有限的自然资源枯竭,世界人口的食品安全将面临巨大挑战 [3] 。中国是农业大国,随着近年来农业经济发展增速,农业用种需求不断增加,种业市场激增的经营额也日趋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以2000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为标志,中国种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目前整体处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 [4] ,而国际种业已演进到寡头垄断阶段,跨国种业渗透控制我国种业的态势加剧,严重威胁我国的种业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国家安全问题。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国际挑战

1.1  我国种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民族种子企业竞争力不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种子作为农业重要生产资料,经历了粮、种不分,粮、种交换,再到具有商品属性的种子,逐步发展形成初具规模的种子产业。2010年以来,我国种业进入了商业化育种的产业升级新阶段。2011年我国农作物年种子总用量约为125亿kg,其中经营量为45亿kg,总销售额350亿400亿元 [5] ,约占世界销售额的15%~20%,居世界第2位,据专家估计未来5年内,我国种业市场的潜在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6]

2011年我国持证种子企业有8700多家,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其中前十强种子企业仅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13%,我国至今尚无一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种子企业,且绝大多数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或者研发能力薄弱 [7-8] 。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只买不研,即使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也投入不足,用于品种研发的投入不到销售额的1%,种子企业的现状是种子企业多、大型企业少,购买品种权的企业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少,经营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企业“多、小、散、弱”,缺乏具有“育繁推一体化”国际竞争实力的“种业航母”。

1.2  我国育种面临优异资源贫乏局面,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仍然落后  目前,我国对种质资源研究依旧薄弱,种质创新速度缓慢,在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方面严重不足,导致育种水平较低。各育种单位需要扩增欧美农业发达地区宜机收的优异种质,创制早熟、耐密、耐逆、抗病的特殊育种材料,而且需要建立对外来种质进行深入系统鉴定评价的技术指标体系,其学习、赶超之路任重道远。

1.3  国际种业寡头入驻,民族种业发展面临国际挑战  2000年随着《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我国种业开始进入市场化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种业寡头纷纷进入,布局我国种业市场,农民自留种的传统制种方式被彻底打破,一直缓慢发展的中国种业也不得不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挑战。据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种子企业已达76家,这些企业通过聘请国内技术人员建立研发中心,布置品种试验,参股本土优势种子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已全面侵入我国种业市场 [9] 。它们带来先进管理、营销理念的同时,也给我国种业和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1.3.1  “品种主权”遭步步蚕食  在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上,外资品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仅玉米一项,外资企业在我国审定品种就达到80多个 [10] ,美国先锋公司培育的先玉335依靠强大的资金、营销和售后服务优势,仅用3年时间就成为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之一,2011年种植面积在238.13万hm 2 以上,取代郑单958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主导品种,并正向黄淮地区迅速扩张。蔬菜品种方面,高端蔬菜种子市场基本被外国公司控制,达到51%~60%。调查显示,寿光设施蔬菜生产中,国外品种覆盖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甜椒(含彩色椒)95%,大果西红柿61%,樱桃西红柿80%,无刺水果黄瓜80%,西葫芦50%,厚皮甜瓜40%,茄子30%;而在露地生产的胡萝卜,80%的种子依靠进口。

1.3.2  “技术主权”逐步丧失  跨国种业进入我国后,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技术贸易等方式,而更多地采取了直接机构扩张方式,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合资企业、合作研究等方式积极进行研发布局。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将技术转移锁定在公司内部,防止对本土企业和单位的技术输出的溢出效应。跨国公司主要通过“技术锁定”加强东道国的技术依赖和减少技术产品效益外溢,维持其在核心技术上的垄断优势 [11] 。随着跨国种业在我国研发活动的不断扩张,我国在种业科技上已经陷入“技术主权”逐步丧失的境地。

1.3.3  “应用主权”防守困难  我国种业领域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在涵盖面上,与跨国种业集团相比都有很大差距。跨国种业集团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对我国种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领域,跨国种业处于垄断地位,我国在这一领域拥有的核心专利几乎为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全球通过PCT途径申请的转基因技术专利总共91572件,包括美国申请57597件(占62.%)、日本7862件(9%)、我国1829件(占2%),其中跨国种业集团占到2/3,主要集中在孟山都、先正达、杜邦先锋等大型跨国公司 [12]

1985-2010年间,我国共受理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申请11360件,其中国内申请6816件,很多是检测方法(占48%);国外申请4544件,主要是基因或突变工程技术(占38%)。在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领域的“弱势”可能会使我国农业生产陷入“专利陷阱”,进而危及农业生产的主导权,这是我国种业发展在转基因生物技术无法回避的“应用主权”问题。

1.3.4  “生存主权”形势危急  相比较而言,跨国公司在经济实力、科研技术、管理模式和营销理念上均较国内先进,他们的进入一方面加速了中国种业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在其强大的扩张和并购攻势下,民族种子企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优胜劣汰的生存之战。中小种子企业将难逃或倒闭或兼并重组的命运,而稍具实力的小部分民族种企,如不加速整合各方资源优势、进行科学发展、提高核心实力和品种市场竞争力,也将难以突围,无法避免被国际种业寡头挤出局的危险 [13]

发展我国种业应对国际挑战的对策

近几年,虽然我们转变了育种思路和方向,开始实施商业化育种技术路线,但与跨国公司的育种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生物育种和适应全程机械化品种选育方面,基本没有创新进展,在驱动种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方面也是进展缓慢,由此而导致的育、繁、推各环节的全面落后,也逼迫具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的种业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以引领民族种企应对国际种业寡头的威胁和挑战。

2.1  加强种业工程上中下游广泛合作  种业相关的多学科开展合作,实现种子工程上中下游有关单位企业有机结合,才能保持我国种子产品持续研发优势。在育种体制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实行公益性育种与商业化育种分工合作 [14] ,我国需要尽快完成体制创新:高校、研究所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等公益性研发,企业作为育种主体,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商业化育种及开发。在育种技术方面,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操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已成为跨国种业集团品种选育的关键技术,传统的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结合,使新品种选育速度大大加快。在生物技术育种方面,大型种业公司已采用SSR和SNP等分子标记对玉米、小麦的抗性、品质和产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15] ,并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田间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单倍体快速诱导及加倍技术与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16] 。作物新品种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对于育种家来说,一个新品种的开发推广需要很大的投资,但是通过商业化运作,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重点发展科企合作育种模式:一是突出优异育种材料的共享与联合鉴定;二是突出优良种质资源的交换与利用;三是突出新品种的联合测试与考察。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关于种业的利好政策,2014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年内完成我国种业体制改革,强调种质资源、种业人才依法向企业流动,这是民族种企发展壮大的难得机遇。

2.2  构建并完善高效商业化育种体系  经过“科学设计、专业分工、标准操作、流水作业”的商业化育种模式,是在精细设计的育种方案指导下,严格按标准与流程进行大规模测试与选育,持续制造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具有商业价值的品种的育种体系和活动。

2.2.1  育种过程程序化  育种过程中每个阶段实现流程化、标准化操作,按照育种各项技术标准化操作手册,从杂交组合的优化配置、后代组合的选择和鉴定到新品系的晋级,每一个育种环节做到研究规模大、标准程度高的流水线作业,每个环节紧密联系,严格按标准与流程开展研究,把研发品种打造成一个制造品种的现代化大工厂。

2.2.2  团队分工合作化  按照育种流程划分阶段,每个阶段实现专业化分工。根据育种目标,在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材料配置、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选配、杂交种测试、种子生产应用等环节进行分工,每个环节找相关领域最专业的科技人才工作,每个专业团队研究链条很短,但整个体系的研究链条很长;整个育种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是在统一的软件系统和网络框架下运行,确保各个环节分工不同,但目标高度统一。

2.2.3  资源管理信息化  借助现代互联网设备和技术,实现育种材料和遗传信息数据化管理。育种各类材料的数量、种子收获情况、存放地点、使用情况、种子晋级情况均录入育种单位的信息化系统,专职管理员管理,通过身份验证确定育种人员材料查阅种类范围。材料试验过程中可实现系谱的追踪、关键育种资源信息保护。

作者: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李洪杰 山东省嘉祥县农业局 王晓平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张小燕 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院 朱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