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陪伴我们成长的国定操场——致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

06.02.2015  12:22

      它目睹了一届又一届财大新生开学典礼,迎接学子们的到来;它参加了学生们一堂又一堂体育课,承载着学生的汗水和力量;它笑看财大人一场又一场运动会,见证财大人的拼搏与追求……但现在,它却即将消失于财大这片热土。2014年12月,因学校“主校区体育馆”项目施工需要,伴随上财人多年的国定路校区操场进入封闭施工,这片区域上将建立一座能容纳3000多人的综合体育馆。来不及告别,国定操场,这块陪伴我们成长,与我们欢笑、陪我们哭泣的校园地标,从今以后只能存在于我们深深的脑海里!

      梦想在这里起飞

      穿过春晖园,远远就能看到被树荫环绕的春晖湖,幽静地让人不自觉得想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在见过名山大川的人眼中,春晖湖似乎不能算作是湖,但是有山有水,迷你精致。与春晖湖相比,旁边的操场显得更加热闹。
      新生开学典礼是大部分人与操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犹记得开学典礼那天,我们每个人都兴奋的穿上院服,带着好奇和雀跃的心情早早就来到了操场。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不同的学院穿着不同的院服组成方队步入操场,五颜六色的方队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操场上一片生机勃勃。

      活力在这里绽放

      国定操场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一个缩影,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一段人生。“每当想起大学生活,就想起我跟兄弟们踢完球,一片邋遢地瘫坐在操场的石阶上,喝着可乐望着夕阳的样子。当时聊得无非是球赛或游戏的快意,抱怨某些课程的虐心,或吐露对某些同学的倾心。”毕业后,大家各奔四方,生活已经没有很多交集,然而操场是我们共同的回忆,是我们大学美好的时光。
      “我跟几个朋友一起选修了两学期的武术课。男生小时候多多少少会有点武术情节,幻想自己能成为武林高手。第一节课老师表演了一套长拳,就把大家深深吸引了。之后一位来自金融学院的佛山同学也打了一套螳螂拳,自学的,动作十分流畅,同学们羡慕不已,后来那位同学被我们称为大师兄。我的一位来自河南的同学自诩高中时练过太极,也表演了几手,但总感觉像是盲人摸象拳。我因为动作记得快,被大家称为二师兄。课前课间大家也对对招,打打闹闹,打闹下来最厉害的四个人被称为怒目四金刚。其实打到最后也不再用武学套路了,都是拉拉扯扯推推,最厉害的四个人也就是力气最大的,也是最胖的四人。”说起操场,金宇超回忆如泉水般涌出。希望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些最本真的快乐。
      说起操场,让所有同学都忘不了的还有跑步测试了。男生8圈,3200米,女生5圈,2000米,这是本科生必须完成的硬性规定。“当时一听要跑两千米,第一反应是不可能。高中的时候最长只跑过八百米,每次跑完都觉得肺都要炸了。”2009级经济新闻王田保研后,继续在财大读书。在她脑海里,操场一直在那,从未想过有一天,操场会离开我们。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冬天跑两千米,跑的时候大家自觉组成队列,排在前面的同学控制速度,一起喊一二,大概这样跑了三四圈最难熬的部分以后,大家才按自己的速度跑开。我觉得这件事给我的教育挺大,一是让我对超越极限有了全新的认识,再一个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在成长的路上,和朋友互相扶持,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大家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导致最后全部豁出去半条命,往往决定一起同步跑到终点。
      “我们在跑完两圈之后基本只靠着本能在前进。口干舌燥,牙齿开始酸痛,耳边只有同学们长短不一的喘气声和咽口水的声音。每每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可能跑完时,身体却还是不停的往前,直到跑到终点。大家才一个个瘫倒在草坪上,然后被老师一个个拽起来,说是跑完不能马上躺下,心脏受不了,现在想来也是神奇,人的意志往往超乎自己的想象。”金宇超述说道,回忆往事,恍如隔世,却还那么清晰。

      记忆在这里永存

      大操场不仅是我们学生、校友的操场,也是离退休教职工的操场。魏顺兴老师是原体育教学部的主任,从1988年来到国定校区,直到退休,魏老师一直与操场打交道。他几乎每天在操场上给学生们上体育课,也经常和学生一起踢球,正如魏老师自己所说,“操场虽不大,每一块地方都流过我的汗,每一块地方都有我的足迹。”退休后,魏老师仍每周回操场2、3次,跑跑步,做做伸展运动,坚持自我锻炼。与操场处了二十多年,魏老师对操场上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我对操场很留恋,这里处处都有我的回忆。走在操场上,我经常会自言自语:我曾经在这里受过伤;我在这里进过一个头顶球;在这里有一个学生腿抽筋,我帮他解除痛苦……”往事如电影般在他脑海里一幕幕回放。
魏老师了解操场上每一块土地,他清楚地记得看台有多少个台阶,闭着眼睛他都可以绕操场走一圈。当然,最熟悉的当属主席台了,220平方米的主席台是操场的重要建筑,每年都会粉刷一新。“五六月份上体育课,经常上到一半就下雨了,我就会带着学生们到主席台上避雨,学生们一星期就这么一节体育课,所以避雨间我也会教学生们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有些男孩子比较调皮,主席台上也不忘踢球。下雨天,球踢到雪白的墙上就会留下球印,所以我都不让这些孩子踢。”然而,趁老师不注意,学生们还是偷偷的玩起球。一不留神,雪白的墙上就沾上了痕迹。魏老师很是心疼,批评教育了他们一番,然而从内心里他是能理解这群学生的,此时的他们年少轻狂,谁不会犯点错。

      “从感情上来说,我是极不希望操场消失的”,孙建华老师从1976年就开始担任财大体育老师,与操场朝夕相处。已退休的她得知操场要拆十分惊讶,“国定操场是我们复校后第一个操场,举办了无数活动,多少重要奖项都是在这片场地上拿到的。然而,因为操场是室外场所,日晒风吹雨淋在所难免。我们很多老师一辈子都在想学校要是有个大的体育馆就好了,现在终于要有了,我们反而不舍。其实像国定操场这种开放式空间对人身体、心理都受益无穷的。人与大自然沟通的空间不应该仅仅是体育锻炼的空间。”在操场待久了,孙老师更喜爱空旷的地方,感觉自己与大自然更接近了,她习惯大嗓门说话,习惯天天运动,习惯和学生待在一起。虽已到花甲之年,却丝毫看不到岁月给她留下多少痕迹,心态也如年轻人。“操场带给我很多……”
      操场上充满了我们的回忆,操场是我们晨跑锻炼的地方,是运动挥洒汗水的地方,是与同学初识唱军歌的地方,是与好友奔跑燃烧激情的地方,是与同窗相互祝愿留影挥别的地方。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因学校发展的需要,国定操场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使命。但我们知道它并没有消失,它是我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青春的一部分,它是我们永不褪色的记忆!

      郑超是2007级金融学院本科生,作为金融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他几乎每天都要向操场报道,大部分课后时光都是在操场度过。“在操场上参加了很多比赛,印象最深刻的当属2008年新生杯足球赛,我们学院闯入了总决赛,上半场1比0落后,下半场扳平,在比赛最后2分钟的时候,我远射进球了,当时全场欢呼,我们逆袭拿下了冠军。现在想想都觉得好刺激!”他至今还保留着比赛后大家紧紧抱着奖杯在绿茵场上的合影……
      虽曾吐槽过操场的破旧、人多,然而,毕业后,郑超却十分怀念母校,思绪也常常回到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操场。“真的很惋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国定大操场只是比我们这些毕业生晚一些离开这个学校。真心祝愿新的地方带给新一代学子同样美好的回忆。”

      主席台上挂着大红横幅,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学校的校长、老师满满站了两排,气势宏大。“第一次听到校长说‘今天你以财大为荣,明天财大以你为荣’,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金宇超同学是2009级经济新闻本科生,2013年又考上了会计学院硕博连读,在财大生活了6年,并将继续生活3年,金宇超对财大的感情非同一般。
      “就我们那一伙小伙伴来说,刚结束高中生活,大家对未来都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想过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但对大学和未来充满了希望,总觉得大家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类似成为社会精英云云,让母校以我们为荣。那一刻我感觉只要认真,什么都可以办到。”年青时代,青涩岁月,都会有很多不羁的想法,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梦幻,开学典礼给了我们去实现自己梦想的勇气和力量,
      2013级社会学研究生冯晨与操场的初识却与众不同。开学那晚,新生们对校园还不熟悉。宁远楼不知是谁吆喝着想去操场跑步,几个宿舍的男孩子立刻响应。于是,一群年轻人浩浩荡荡得向国定操场前进。去了才发现操场开放时间有限制,已经关门了。正在大家灰心丧气地准备离开时,冯晨发现有几个女生偷偷的爬过栏杆进入了操场。看见女生都大胆的爬进去了,一群男生更不甘心就此离去,他们一个一个鱼贯而入。
      大家狂笑着、奔跑着,借着“公主楼”的灯光,这群男孩子第一次看到操场的样子。“当时我们真的很任性,无所畏惧。”跑了几圈,大汗淋漓的他们躺在草坪上,仰望着天空,畅想着今后的生活,当时的他们,未来如浩瀚的星空一样,有无限可能。

      1987年,国定操场初见规模,当时还比较简单,中间是天然大草坪,外围是煤渣铺的黑色跑道。上海下雨天很多,一下雨,操场上就坑坑洼洼,野草比真草多。为迎接新世纪,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校园环境,2000年千禧年,操场第一次大翻新。黑色煤渣跑道变身鲜红色的塑胶跑道,杂乱的天然草坪被人工草坪取代,整个操场焕然一新。之后,操场虽小修小补过,但模样基本上没多大变化,也就是现存我们记忆中的操场。

      (供稿:胡宋萍(学)    供图:洪梅、冯晨(学)、郑超(学)    编审:孔德民    收稿日期:201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