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网]互联网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样一封家书[图]

05.09.2017  13:41
上海交大军训组织家长孩子互通书信:天涯海角,最忘不了家

在这个有无数种即时通讯方式的年头,我们依然无法轻视一封家书的分量。  

我用十二年考上交大,用了二十年才学会写信给爸妈。走到天涯海角,最忘不了的还是家。”上海交通大学在最近的军训期间组织家长学生互通书信,2016级的本科生在给父母的家书里这样写。  

交大这场在军训期间策划的书信活动,让“家书”这个对于许多年轻学子来说,颇有些陌生的名词回归日常,发挥它的情感价值。  

1994年,李春波的《一封家书》红遍大江南北。这首书信体的民谣朴实得近乎口语的歌词,曾打动过无数在外拼搏的游子心。在那个听歌还用磁带的年代,家书还是向家人报平安的主流方式。而这两天在和父母写家书的交大年轻人,那一年未曾出生。  

弹指间二十余年飞逝,今年刚刚入学的大学生已是00后的“新一代”,这些玩着智能手机和iPad长大的互联网原住民们或许不曾听过《一封家书》,不大熟悉书信的格式,不曾体验过翘首以待一封家书的心情。但步入大学后的他们,也将和二十年前的前辈们一样,开始有机会体会乡愁和思亲。  

这是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微信、QQ、电话……但或许非得手书过一封家书,才能真正理解牵挂无限、思念绵长,也才有机会尝试着了解曾经在书本上读过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之美。  

没有人能否认科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但这世界上始终有一些事情并不执着于效率,甚至便利有时也不合时宜。家书显然无即时通讯般直接简单,用不上花俏卖萌的表情包,不小心说错了也没有“撤回”功能,但正因如此,它才更显珍贵。字里行间都需深思熟虑、细心编织方能配得上这种古老却绝不过时的沟通方式。落笔前的斟酌、书写时的郑重甚至落款时的敬称落款,都让家书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交流,相较于更便捷迅速的手机互联网,显得更加厚重可感。  

中国人的情感表达讲究留白和克制,而家书或许是最妥帖的形式。上海人有句话叫“不响”,这几年大热的金宇澄先生的沪语小说《繁花》里,贯穿全书的词就是这个“不响”,“”字在沪语方言里用“白读”念“”或“”,“不响”其实是“勿响”。很多场合,不响带来的震动和感喟比嘈杂呼喊要深切得多。  

在这个昼驰夜奔的时代里,揽几张薄纸写一封“不响”的家书,或许比捧着手机敲敲打打来得更为繁琐。但这份繁琐背后是用纸笔和时空刻意拉长的停顿,是生活空隙,是感情的留白,是克制绵长的思念和乡愁。  

正因如此,尽管今天我们拥有飞机高铁、手机Wi-Fi,也无需面对“烽火连三月”的岁月,但家书依然抵万金。这种落于实体而非口头的人际传播方式,以物的形式让情感成为更可感的存在,亦让抒情显得合理而不矫情。既然如此,就别让家书成为历史吧,留一个时空的缝隙,让家和家人见字如面、彼此思念。  

来源:澎湃新闻网 2017.09.04  

原文: 马上评|互联网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样一封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