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记明德教师奖获得者高宁教授

19.02.2015  20:27

虽然我们早闻高宁教授之名,但却从未谋面。第一次见高老师,是一个深秋午后。他身形清瘦、西装革履,坐在教室里静静聆听学生们分析国内学者们关于汉日对译的相关论著,偶尔打断下正在侃侃而谈的学生,言语不多,但却句句切中要害。

  正式约见高老师,已是两周之后。交谈之中,依然儒雅谦逊、低调谦和。这就是今年“明德教师奖”获得者——我校外语学院副院长、日语系博士生导师高宁教授。

桃李

  高老师在日语学院讲授《日语翻译》等课程,自1986年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先后任教南开大学外文系、我校日语系,他已在三尺讲台上耕耘近30年。期间,他潜心治学,用心育人。

高老师与他的学生们合影

  即将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刘珉是高老师的学生,他刚刚在全国日语研究生毕业论文评比中获了二等奖。提起这个优秀的学生,高老师在欣慰的同时,一再称赞刘珉个人的勤奋刻苦,对自己的指导却略过不提,即使被人称赞教学指导能力,也只是说“可能有一点影响”。谦逊、严谨似乎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

  “高老师学识特别渊博,感觉什么都知道!”日语系不少同学提起高老师都钦佩不已。上高老师的课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让人十分期待。

  高老师善于借助课堂、课下的连番互动,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精神。课堂上的作业以“现做现评”方式进行,有时候前半节课就是学生安静地做翻译,后半节课就是点评的时间。在他看来,点评既要点中学生的软肋,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的语调用词是温和的,但是他对学生的错误却是直言不讳、切中要害的。

  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借助网络这一现代工具,高老师形成了一套有别于传统、自成体系的翻译教学模式。不少学生反映,上高老师的课虽然看似轻松,但实际压力很大,如果在课下不能完成相关作业,在课堂上就很难跟上老师的进度。学生们在课后要根据老师放在网上的资料进行翻译练习,并且要分成几个组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一批学生翻译原文,另一批则要修改同学已翻译好的文章并点评,之后由研究生助教再度修改并撰写点评报告,最后老师修改,且每个步骤的翻译和修改都要放到网上,供所有同学一起讨论。目前留存在课程网页(包括师生公用邮箱)里的作业已有30余万字,而且这个模式一直处在教材、学生作业完成方式及批改评述方式的更新之中。

  高老师还十分善于用补充教材做抓手,串起课内课外教学。多年来,两届学生很少会拿到完全一样的日汉补充教材。2010年后,补充教材已年年不同,且与正式教材紧密配合,它们不仅要切合教材中所阐述的教学理念,而且要体现出教师对翻译教学的新认识,与时俱进。

  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课程平台还是补充材料,这些凝聚了他无数的时间和精力、一般人可能会视为“独门秘籍”的珍贵资源都是公开的。公开的网路课程平台和已放进专著之中的补充材料,惠及的不仅是华东师大学子,更是许许多多日语学习者和爱好者。而这些在他看来却是“大家一同切磋”的好方法。截至目前,他的课程网页点击率过2.3万,通过课程网页和讲座等形式,他的教学范式对其他高校的翻译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台湾鸿儒堂还购买了他的翻译教材版权,而台湾政治大学也曾邀请他赴台讲授一学期日汉互译课程。

潜心 不断

  高老师是恢复高考后79级的大学生,选择翻译这条路也许是“误打误撞”,进入日语系是因为被调剂,读研时因为“翻译和文学近一点,也不讨厌语法”就选择了翻译专业,没想到在这条路上走了这么多年。他讲述的个人经历是如此普通而缺乏戏剧性,并不能引起大众的好奇和兴趣,但是使他在学术道路上一路前进的正得益于这样的坦诚和谦逊。

高老师专研学术

  提到学习外语的方法,他的回答十分简单:“无非就是多花点时间,坚持读,也没有什么窍门。”但这一句简答的回答背后有多少寒来暑往的坚持,也许只有他自己明白个中滋味。几十年前,在他刚开始从事日语研究工作时,他的生活范围大多是学校图书馆。如果说有什么秘诀,那么大概就是对照阅读做的比较多,将日文书与中文翻译进行对照,将自己的翻译与已有翻译进行对比,这样的对照阅读无疑是枯燥乏味而又耗费心力的。这种方法知道的人或许很多,但是能够日复一日坚持下来的有几个人呢?支持高宁走到现在的或许就是耐得住寂寞的心和默默坚持的韧性吧。

  一路走来,在各个阶段对高老师的学术产生影响的人很多,而近10年里,他受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的潘文国、傅惠生两位老师影响比较大。两位老师学养深厚、思维开阔,这让他受益良多。今年,高老师申请到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汉日对比与翻译研究”。被问到有没有得意的作品时,高宁笑笑说,每个阶段都会有比较满意的作品,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都不满意了,希望能够“慢慢写出满意的来吧”。

  经过多年的努力,高老师迄今共编著教材、教参12本,其中包括“十二五规划”教材《日汉翻译教程》、“十一五规划”教材《汉日翻译教程》和专著《越界与误读——中日文化间性研究》、《翻译教学研究新探》。他发表的学术论文更是多达50余篇。如今,全国有近百所高校选用高宁编撰的翻译教材。

  “汉语水平是外语水平的天花板”,他十分赞同潘文国教授对于汉语和外语能力关系的论点,外语的水平与汉语水平是息息相关的。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对日文有比较好的把握,与他个人中文基础较好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他创作的10余篇作品曾在《清明》、《小说家》、《朔方》和《希望》等国内知名刊物上发表,他的小说大多讲述留学生在日本的经历,借小说之笔将日本的民族性格通过一个个情节折射出来。

  在高老师看来,教学和科研二者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也是一个战场,科研也是一个战场”,他总是努力将二者平衡起来,并将研究成果尽量引入教学中,在教学中融汇学术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出外语这个小圈子,将视野放宽到整个大文科范畴,从而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外语人才。

高老师在课堂上授课

  在他看来,翻译课不仅是专业课,同时也是训练、提升大学生的逻辑思辨力和人文素质的平台,是“大文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外语学习不应被当作工具看待,限于外语小圈子而忽略“大文科精神”。他要求自己的硕博士生多读文史哲经典,希望通过一定的延伸阅读培育学生的“大文科精神”和问题意识,破除思维定势,提升逻辑思辨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老师十分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多年来他每周都有一个半小时的office time ,学生可以在固定时间来办公室与他进行交流。同学们会在office time时向他请教问题,也会单纯地与他谈一些自己的生活苦恼,人生困惑,有时候会一下子来很多人,将他的办公室坐满。与本科生比较,他与研究生的联系更密切些,研究生每周必须交一次作业,完成布置的阅读篇目。他还会固定与研究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业近况,并给与指导。

  谈到给学生学习日语的建议,高老师希望他们能够“更加投入”一些,学习外语需要身心投入,多读、多背、多写,“一旦动笔就知道缺什么了”。他认为纯粹教学生翻译是技术性的,不可能提高很快,很多学生连国内日语界唯一学术刊物《日语学习与研究》都没有看过,他的课程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多读日文原著和学术期刊。通过延伸阅读,他希望培养学生的“大文科精神”,虽然学生开始比较吃力,只是勉强跟得上,但大多能够坚持下去,这让他十分欣慰。

  正是得益于高老师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他的不少学生都受益匪浅。而他本人也连续十余年被毕业班评为“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并于2003年11月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其“日译汉”课程曾获上海市精品课程。

  今年,高老师荣获“明德教师奖”。该奖项是钟瀚德基金会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合作在我国十八所师范大学所设立的奖项,旨在为我国师范教育领域持续地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师范人才。“学校教课好的老师非常多,我并不认为自己上课多好,可能态度还好,多讲了一些科研的东西,这个奖给了我,自己以后要更好地教书了。”谈及此次获得明德教师奖,高老师一如既往的低调谦逊。


文字| 指导老师 刘金玉 学生记者 杨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