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韩正赴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调研
5月12日下午在复旦大学,韩正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一行,察看了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微电子工艺实验室,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基础应用、生物医用和能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被誉为“晶体管中的混合动力赛车”的半浮栅晶体管项目成果。市领导详细询问相关新成果产业化的转化模式,特别关注转化中的瓶颈问题。“我们不缺学术界认可的论文,也不缺创新技术,但是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总是差了一口气。”韩正说,体制机制、利益分配、中介服务、金融配套、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不完善,特别是政府干预过多,阻碍了技术转化为产业的传导机制,产生了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形成合力突破。比如,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往前走一步,企业主体更要往前迈一步,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培育传导模式上,中介服务要成为转化的润滑剂。
5月13日下午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韩正察看了地震工程馆多功能振动台试验室和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这些平台可为建筑和生命线工程、汽车和轨道交通研发提供世界领先的模拟试验。听说这里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对各类研发机构和企业开放,韩正很高兴,他说:“平台越是开放,就越有价值、越是权威!”由上汽集团和同济大学合作研发的国内首款自主品牌智能汽车IGS,在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取车和远程操控的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韩正一行专门试乘智能汽车,体验其智能驾驶功能。
调研期间,韩正分别与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的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座谈交流,倾听大家的建议,并分别听取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和校长许宁生、同济大学校长裴钢关于学校改革发展情况和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工作设想。“要让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产生,要让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和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和软环境?”韩正说,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上海既有明显的优势,也有明显的短处。比如,创新成果不少,但是产业化不够;推动重大项目的成果显著,但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不足。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正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这套行动方案,将始终秉承开放的理念,以推动技术应用为路径,以市场化、国际化为动力机制,把握绿色、智能、智慧、互联网+、物联网等发展趋势;重点聚焦体制机制和软环境建设、科研成果产业化、创新人才集聚、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创新工程和项目四个方面,着力破解制约发展动力转换的瓶颈、难点和关键问题。
韩正说,创新成果源源不断产生、高效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关键靠人。我们既需要高端领军人才、也需要大量草根创新人才,更需要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企业家。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必须做好人才这篇大文章,打破现有条条框框,建立起更有活力、更能激励的机制,让人才、特别是科研创新人才真正“名利双收”。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学府在国家高等教育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多年来不断有新的发展、新的成果。希望大家敢于担当、勇于突破,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大无畏的精神坚定向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