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12项成果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图]

16.09.2014  14:40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9—2014年)获奖成果名单,上海交通大学共有12项成果获奖。其中,交大作为独立完成单位获奖成果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获奖成果6项,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名单见后)。获一等奖的张杰教授、林志新教授出席了9月9日在京举行的“庆祝第3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四年评选一次,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是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列的国家级奖项。此次全国共有946个项目申报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最终有452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获奖率为48%。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上海交大申报的6个项目全部获奖,获奖率为100%。一等奖项目数也居历届首位。

   附1    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我校获奖名单

序号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获奖等级

1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致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

张杰,汪小帆,俞勇,叶曦,蔡申瓯,何士刚,郑杭,王维克,翁惠玉,杜婧,钟伟民,鄂维南

国家级

一等奖

2

生命科学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

林志新,陈峰,曹阳,褚建君,王莲芸,张霞,马伟,沈铭贤,张惟杰

国家级

一等奖

3

创新机制和举措,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

黄震,杜朝辉,张国栋,苏剑波,樊琳,张勇,习俊通,刘俭,童善保,王敏

国家级

二等奖

4

国际产学合作,建设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

奚立峰,吴静怡,邵华,蒋丹,刘应征,林赫,郭为忠,杨培中,顾希垚,许敏,于随然,梁庆华,林艳萍,高雪官,张蕾

国家级

二等奖

5

优秀运动员学生全面培养及转型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

毛丽娟,孙麒麟,田新民,唐宁玉,刘庆广,刘瑾,王坤,董扬,蔡皿,刘冬华

国家级

二等奖

6

模拟医学平台结合示范病区,构建全面提升学生临床能力的新教学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

黄钢,张艳萍,富冀枫,陆斌杰,梅文瀚,邵洁,邵莉,张浩,李鸣燕,段宝华,张美娇,浦川海,王慧,马骏,李春红,沈理,杨云,李小波,夏蕙

国家级

二等奖

7

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汪玲,桂永浩,富冀枫,黄钢,陆昉,胡鸿毅,葛均波,何珂,尹冬梅,吴鸿翔,包江波,姜北,陈红专,陈宇光,邹菁,赖雁妮,郑玉英,吴海鸣

国家级

特等奖

8

构建以机器人研创活动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

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黄洪钟,骆德渊,曹其新,秦东兴,丁雨葵,李满天,于乐,周莉萍,王鹏飞,杨平

国家级

二等奖

9

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教材6种)

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秦秀白,杨惠中,刘海平,黄源深,束定芳,黄震华

 

国家级

二等奖

10

面向国家急需,建设我国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养体系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严晓浪,王志华,张兴,郝跃,林殷茵,张波,时龙兴,毛志刚,邹雪城,杨冬晓,何乐年,陈虹,于敦山,庄奕琪,周嘉,程炼,李智群,雷鑑铭,付宇卓,张玉明

 

国家级

二等奖

11

强化节能减排意识,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创建与推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

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岑可法,骆仲泱,张欣欣,丰镇平,黄树红,谈和平,王如竹,邱利民,高翔,俞自涛,胡亚才,方惠英,陈炯,周昊,倪明江

 

国家级

二等奖

12

全国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课程教材立体化建设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子辰,许为民,陈慰浙,章丽萍,李正风,陆俊,孟庆伟,孙毅霖,徐小钦,楼慧心

 

国家级

二等奖

   附2    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我校获奖成果简介

   获奖成果《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致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简介: 成果以“体制改革”为依托、“机制激励”为抓手、“环境营造”为根本,形成了具有显著特色的“致远”模式。成果特点:成立致远学院作为试验基地,成立由海内外教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决策机构,各方向聘请相关学科的杰出教授担任项目主任,落实“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实施突出能力建设和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主修+辅修”的模块式的教学,加强了导论课,主修和辅修同堂学习,课上主要讨论重点和难点,课后独立完成讨论中形成的课题;以科学激情和创新潜力为标准,创新教师聘用与学生选拔机制,保障师生质量;营造国际化、开放式的育人环境和创新氛围。通过营造“转身遇到大师”的国际化学术环境和“随处可见讨论”的开放式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突出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知识整合和沟通协作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成果创新点:在体制创新方面,打破院系学科壁垒、整合优质资源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院+书院”的学习平台和“学院+研究院”的学术平台,形成了言传身教的育人环境;在机制创新方面,致远学院创新性地采用了师资双聘激励机制和滚动进出遴选学生的机制,形成了正反馈循环效应;在文化创新方面,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每年有一百多位国际学者前来授课与研究,营造了国际化学术氛围,同时也塑造了学生志向的高远。致远学院到处都可以看到白板,营造了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成果优势:通过引进“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一大批从海外回来的杰出教授投入到了基础学科的学生培养中。致远系列教材建设已经展现了辐射作用,John Hopcroft为大数据编写的第一本数学方面的教材已经出版,对大数据的基础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致远”模式带动了全校的人才培养改革,以前大教授不愿意上课的问题在致远学院得到了解决。现在“致远”模式以“荣誉计划”的方式正在逐步覆盖全校各专业的拔尖学生。

   获奖成果《生命科学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简介: 新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发展迅猛,对人类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生命科学与理工、人文学科的交叉也日益深入;生命科学素养已成为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非生物专业的生命科学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素质养成,由单一课程向公共课程体系转变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在原有《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生命科学实验探索》、《生命伦理学》等五门课程的生命科学公共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关注学科交叉,实现全面发展。生命科学公共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实践,获得了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教育部精品教材以及上海市精品课程等多项成果。课程体系讲述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热点;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展现多维视角,突出学科交叉,为理工医管文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课程体系依托学科资源和科研优势,紧扣生命科学热点板块,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研转化教学,提升课程体系的整体水平。课程体系走出大学课堂,在校区、社区和中小学广泛开展生命科学普及教育。教学成果还通过教学网站、国家和上海市网络共享课程平台、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全面开放,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获奖成果《创新机制和举措,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简介: 成果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对影响与制约博士生教育的体制机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系列改革,革新了教育理念,创新了培养机制,优化了培养环节,拓展了国际资源,显著提高了博士生培养质量。我校在全国较早推行博士生招生入学申请制度,打破“一份试卷加一支笔”的招考方式,使博士生选拔从关注知识点考核转向关注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学科和导师有了更大的招生决定权。创新博士生导师动态选聘制度,职称不再是制约条件,淡化了“博士生导师”荣誉性称号和终身资格,还原了其本来意义——指导博士生的教师。开展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了本硕博课程体系贯通建设。严格执行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探索博士论文海外评审与国际答辩,以国际学术标准要求博士生,开阔了博士生的国际视野。实施多导师联合指导制度,探索学科交叉博士生培养模式。我校的博士生教育改革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高水平博士论文在改革后有了快速增长,2009-2012年我校共获得全国优博论文12篇,位居全国高校第4名。2012年我校发表SCI论文4147篇,居全国高校第二,其中博士生发表SCI论文数占全校总数的70%。每年约有50名博士毕业生到海外学术单位就业,已有数人在海外高校获得教职。

   获奖成果《国际产学合作,建设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简介: 成果面向现代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建设了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工程学导论、设计与制造I、II、III)。成果打破传统设计系列、制造系列课程单独设置模式,将传统设计系列课程与制造系列课程中原本相对分割与离散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化整合,建设了由四门课程组成的设计与制造知识传输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的系列课程。成果提出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针对现代工程发展对人才系统观与综合能力的要求,通过课程项目实践,将被动式接受知识的教学过程,转变成主动自觉的能力培养过程。通过课程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综述与调研、项目概念设计、项目详细设计、样机制作、研究报告撰写、项目总结与展示等各个环节的研究开发能力。成果广泛开拓课程项目来源,构建了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的国际产学合作教学平台。构建了由中外高校和国内外企业参与的国际产学合作教学平台。基于该平台在国内外企业广泛征询课程项目,并由中外教授与企业专家组成国际教学团队,联合指导由不同地域的中外学生组成的国际课程设计团队。培养学生与不同种族与文化背景的同事在不同区域为同一个目标一起工作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获奖成果《优秀运动员学生全面培养及转型发展的探索和实践》简介: 本成果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尤其是近几年来完善、发展:研究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如何继承和发扬老交大体育传统,遵循体育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优秀运动员学生的文化教育和素养培养,坚持优秀运动员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一流人才。我校自80年代起最早在全国提出并尝试“体教结合”,通过顶层设计,实行个性化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创建“教育特区”、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整合体育、教育等多方资源,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法,提升优秀运动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成功转型,充分彰显了高等教育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全面培养开拓出一条新路,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当前我国体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共培养了1200余名体育优秀运动员学生,在高校中具有较强的推广示范价值,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在国务院组织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做大会发言,成果以教育部简报形式报送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民政府。并在体育总局有关优秀运动员培养工作的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全国推广。

   获奖成果《模拟医学平台结合示范病区,构建全面提升学生临床能力的新教学模式》简介: 成果为主动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升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医学人文素养的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人才。自2005年开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临床实训平台,开展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深化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模拟平台结合教学示范病区建设,通过学生在临床模拟平台反复模拟操作,教学病区教师手把手带教,实习后严格的综合考核,实现了医学生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的能力转化。 通过以上探索和实践,明确了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率先建设了全新的模拟医学教学课程体系,在建设一批临床示范病区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临床病区的规范和评价标准,以点带面提高了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支善于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队伍,建成了综合评价医学生能力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实现了医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为全国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本成果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达到预期效果,既顺应国际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又符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为提升我国医疗水平培养了高素质人才,在创新医学教育模式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引领示范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