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条意见”成效初显 “一号课题”助力打造“创新之城”

16.12.2015  09:50


  市委“一号课题”是一份厚实的成果:继今年5月发布“科创中心22条意见”后,本市又相继制定了9个配套政策,从创新人才、众创空间、成果转化等各个方面,为“22条意见”落地铺平了道路。

  随着“22+9”组合政策的出台,上海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道路上,迈出了有力的步伐。开放就有活力,放开就是支持。近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让创新创业氛围在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浓厚,让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从张江到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再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众创空间,“创新之城”的形象在世人眼前逐渐鲜明起来。

  重大工程:“利器”探究科技前沿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那里集聚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创制平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和科研机构,并与张江产业界、投资界有机衔接。

  今年,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通过验收。其总投资7.56亿元,是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大科学装置。如今,人类的科学探针越发深入蛋白质这一生命的物质基础与功能载体。揭示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机制、解析肝炎病毒感染的蛋白质结构、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策略……这些发表在《自然》等国际著名学刊上的中国研究成果,都离不开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的支撑。

  上海设施的核磁大厅,有5台核磁共振设备。其中标有“900”的大家伙,仅次于世界上磁场强度最大的千兆赫兹同类装置,为蛋白质复杂三维结构的核磁成像分析提供“利器”。这仅是上海设施“国之利器”九大技术系统之一。其他如集成化电镜分析系统,实现了对蛋白质样品接近原子分辨率的观测,相当于可以看清发丝直径的几千分之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布局,上海还在建设一批功能型平台。坐落于嘉定区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就是其中代表。这家机构要在“超越摩尔”领域有所作为,研发非数字、多元化半导体技术与产品,如为智能手机打造各种国产传感器。在市科委推动下,微工院已启动建设投资5亿元的国内首条微机电系统(MEMS)中试线。虽然明年才建成,但一些美国、欧洲企业已慕名而来,提出与微工院合作,利用这条中试线开展工艺研发。

  在医学界,上海今年也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开业。这是国内首家,也是全球极少数同时拥有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的医疗机构。引进被誉为“治癌利刃”的质子重离子技术后,对许多国内癌症患者而言,是莫大的福音。

  人才集聚:新政出台后见效显著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掌握了科技创新的主导权。“22条意见”发布以来,本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力求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今夏,本市相关委办局联合印发《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试行)》,海外人才有关业务受理进入实施阶段。没过多久,50岁的美籍华人刘辰拿到了本市第一张《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人才类工作居留许可推荐函》。刘辰曾在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任副教授,2012年来沪创办了上海亲合力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办的是普通工作类签证,3年有效期即将到期。而按照沪上人才新政,他凭此函申办加注“人才”的工作类居留许可,有效期为5年。

  “22条意见”的配套政策“创新人才20条”,也见效显著。中国商飞方面表示,新政发布后,中国商飞海外引进人才中,可享受我国永久居留权申请办理政策的人群,从以往的30人左右扩大了约3倍,基本实现了对企业核心高端人才的全覆盖。据统计,今年7月至10月,相关部门共受理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108人,较新政实施前半年的申请人数增加315%,共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申请1191证次,让各类外籍人士受益。

  在广纳海外人才的同时,上海还制定了激励、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22条意见”的配套政策“众创空间26条”显示,政府不再认定市级孵化器,而是将认定和评判权交给市场,政府则发挥引导作用。针对众创空间集中办公的特点,推出集中登记、一址多照等措施;还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居住证转办户籍年限由7年缩短为3至5年。在这些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上月,众创空间“苏河汇”的投资机构——上海激创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我国“众创空间第一股”。

  再溯人才之源,创新创业潮涌校园。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透露,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基金已受理646个创业项目,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相当于2011年、2012年受理量的总和。其中,228个“好苗子”已获批通过,其中实施“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类企业占比高达36.52%。

  成果转化:“收益不低于70%”落地

  “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不低于70%”,这是“22条意见”提出的新政策,旨在加大对研发人员的激励力度,推动更多科研成果更快地进入转化阶段。政策出台后不久,出现了第一家落实的高校。上海理工大学决定,把即将成立的一家太赫兹技术企业的72%股份授予研发团队,学校占股28%。

  那时,上理工庄松林院士团队在太赫兹技术上已取得突破,研制出了94GHz人体安检仪样机,对衣服和各种包装物的透过率在95%以上。把样机变成产品,高校研发团队就需要与企业合作,成果转化涉及高校、研发团队、企业三方的利益分配问题。上理工副校长刘平表示:“‘22条意见’发布后,我校做出破冰之举,在请第三方机构对太赫兹团队的4件发明专利进行估值后,把一家新公司的72%股份给予研发团队。”

  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上理工为太赫兹团队建立了“沿途下蛋”机制,边出成果边转化。目前,太赫兹地沟油检测仪进入了产业化应用阶段,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太赫兹生物药品检测仪进入了中试阶段,太赫兹癌细胞检测仪、太赫兹远距成像仪处于研发阶段。

  科技成果转化,也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的“穿针引线”。今年4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杨浦区湾谷科技园揭牌,将目标锁定为:打造全球技术转移的一个枢纽。这一年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谢吉华成了“飞人”,前往全球多个科技创新发达地区洽谈合作。他告诉记者,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张江—波士顿创新园即将在美国波士顿建成,其管理机构由美方控股,中方占股49%。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让美方机构更有积极性,乐于把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引入创新园,成为中方技术引进、投资并购的对象。中国企业也能入驻园区,开拓北美市场。此外,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还在与英国、德国的科技服务机构合作,希望引进、收购欧洲企业的技术。“上海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应该加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把更多创新要素集聚到上海。”谢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