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一成学龄前儿童存言语障碍 “言语治疗师”将现身申城

29.05.2015  01:53

数据显示,在我国,言语障碍患儿数量日益增多,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但与愈发严峻的现状相对的是,目前我国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准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    

今天(28日),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宣布携手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式启动“言语治疗师”合作项目。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了解到,未来,“言语治疗师”不仅将为言语障碍的早期治疗寻找新的突破口,还会建立更为有效的儿童言语障碍治疗体系。    

一成学龄前儿童发生言语障碍

坐在长椅上的辉辉(化名)看起来是一个与其他孩子并无差异的七岁小童,他的出生也曾给全家人带来了莫大的喜悦。但三岁时家人却发现了辉辉的异常:他不会说话,仅能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不会用基本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习惯用手势表达。    

除此之外,在性格上,辉辉多动而脾气暴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到了入学的年纪,辉辉仍然只能用单个字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想爸爸妈妈了,只会拉着老师的手说:“爸、妈”。    

事实上,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了解到,辉辉的情况并非个案。据统计,学龄前儿童言语障碍的发生率为10%~15%,学龄儿童约为6%。根据儿童心理研究成果和长期教育实践,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3至4岁更是幼儿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关键期。言语障碍多在这一阶段初现端倪,这将对幼儿的生理、心理健康成长都造成严重危害。    

言语治疗师”或成患者福音

资料显示,在我国,像辉辉这样的言语障碍患儿数量日益增多,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相较愈发严峻的现状,目前我国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准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对于言语治疗师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也严重不足。言语障碍患者现状堪忧,前路茫茫,他们的未来亟需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关怀。也因此,交大外国语学院携手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式启动“言语治疗师”合作项目。    

据介绍,双方将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认知神经语言学和语言测试方面的优势以及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儿童言语障碍治疗与康复方面丰富的临床经验,共同建立临床语言学研究中心,将针对语言障碍治疗与康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测量和评估、病患儿童语言能力的诊断和干预、儿童自闭症、失语症、阅读障碍等领域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    

依托该中心的优势力量,双方将采取联合申报临床语言学课题、培养综合掌握语言学与医学知识理论的跨学科人才、定期召开专题学术会议、联合出版著作、联合发表学术论文、共享实验设备等多项举措,致力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大力推动临床语言学的发展,为言语障碍的早期治疗寻找新的突破口,建立更为有效的儿童言语障碍治疗体系。    

来源:新民网 2015.05.28    

原文: 一成学龄前儿童存言语障碍 “言语治疗师”将现身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