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成人带两娃乘公交遇尴尬:1个免票 1个需买票

10.08.2016  03:41

  原标题: 1成人带两娃乘公交遇买票尴尬

  二孩时代,1个成人带两个娃乘公交遇尴尬:一个免票,一个需买票。

  日前,吴莉(化名)带两个孩子乘坐104路公交车,虽然两个孩子的身高都不到1.3米,但根据“乘客只能免费携带一名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的规定,她必须为另一个孩子购买车票。“现在国家都开放二孩了,还规定一个成人只能带一个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感觉政策上没有衔接好。”吴莉说,随着二孩越来越多,这一尴尬必然会越来越普遍。

  吴莉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今年5岁多,身高1.2米左右,小儿子只有2岁多,还不到1米。今年7月,她带着2个孩子坐104路公交车,售票员说:“你带2个孩子,必须补1张票,1个成人只能免费带1个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

  后来,吴莉特意看了看车厢贴的告示,的确标注着“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的规定。

  104路公交车调度员汪师傅说,他是上世纪80年代进入公交系统的,那时候,1个成人可以免票带1个儿童的政策就已经存在了。因为孩子的平均身高逐渐增高等原因,2011年3月,上海公共交通儿童免票身高线从1.2米调高到了1.3米。

  “1个成人可以免票带1个儿童的规定,是适应独生子女的政策设定的。”104路公交车队龚姓书记说,如今,二孩时代已经来临,修改这方面的政策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在修改之前,还是要按现行规定来执行,大人多带的小朋友还是要补票的。

  “这实际上是一个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与调整公共政策、配置公共资源的问题。”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现在放开二孩了,理应做出改变,逐步扩大儿童福利,体现儿童优先原则,与整个生育政策大背景更好地衔接起来。

   公交公司:目前按现行规定执行

   只要相关规定出台,执行肯定没问题,但目前多出来的小孩要补票

  2014年,上海放开单独二孩;2016年,本市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日前,两个孩子的妈妈吴莉反映,她带两个孩子乘坐104路公交车时,虽然两个孩子的身高都不到1.3米,但根据“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的规定,她必须为另一个孩子购买车票。

  “现在国家都开放二孩了,还规定一个成人只能带一个1.3米以下的孩子,感觉政策上没有衔接好。”吴莉说,随着二孩越来越多,这个带孩子乘车的尴尬,必然会越来越普遍。

   二孩妈妈称政策没衔接好

  吴莉是两个儿子的妈妈,哥哥5岁多,身高1.2米左右,小的只有2岁多,不到1米。7月,她带着2个孩子坐了8次104路公交车,前几次售票员都没有说要补票,只是最后一次乘坐公交车时,售票员让其补票。

  售票员对吴莉说:“你带2个孩子啊,必须补1张票,1个成人只能免费带1个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

  后来,吴莉看了车厢贴的告示,明确标注着“1个成人只能免票带1个1.3米以下儿童”。

  后来,吴莉跟闺蜜说起这件事。闺蜜劝她不要那么较真:“你说是前面乘客的小孩不就得了,谁还跟你计较这个啊?”但吴莉认为:“怎么可以这样啊?做人要诚实,既然政策是这样规定的,买票还是要买的。

  吴莉觉得,现在国家都开放二孩了,公交公司还规定1个成人只能带1个1.3米以下的孩子,感觉政策上还没有衔接好。

   目前仍要按现行规定执行

  8月3日,晨报记者坐上104路公交车,一路上,没发现带两个孩子出行的家长。

  记者从售票员处了解到,1位成人带1个孩子出行还是绝对主流,偶尔有两位家长带1个孩子,或1位家长带2个孩子的。根据政策,1个成人只能免票带1个1.3米以下儿童,多出来的孩子就要买全票。

  汪师傅是104路公交车的调度员,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公交系统了,那时候,1个成人可以免票带1个儿童的政策已经存在了。2011年3月,上海公共交通儿童免票身高线从1.2米调高到1.3米,全市公交、轨交及轮渡都执行规定,将身高线上调10厘米,至今未变。

  汪师傅说:“1个成人带1个孩子的规定,是适应独生子女的政策设定的。如今,二孩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一个家长带2个孩子出行的情况越来越多,出台‘一个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两名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的政策也是合情合理的。

  104路公交车队龚姓书记也同意汪师傅的观点。他认为,随着二孩时代的来临,1个成人带2个孩子都免票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相关规定出台,执行起来肯定没问题,但目前还是要按照现行规定执行,一个成人只能免费带一个1.3米以下的孩子,多出来的小朋友要补票。

   轨交似乎没遇到此类问题

  除了《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乘坐规则》外,《上海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也有这样一条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超过一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

  晨报记者注意到,在轨交2号线、11号线一些车站,都有一些制作成身高标尺的卡通造型,比如兔宝宝将胡萝卜打造成一把身高标尺,同时配有温馨的提示:“小朋友,来量量身高,超过1.3米要有一张自己的车票哦!”有些车站的卡通图案则是长颈鹿,“和长颈鹿比身高,超过(1.3米)就要买票啦!

  那么,日常工作中,是否遇到过1个成人要求免票带两个1.3米以下孩子乘轨交的情况呢?

  轨道交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似乎还没有碰到过这样的问题。

  另一位在地铁站工作的一线员工私下透露,轨交不像公交车是封闭的,不少孩子会选择直接钻过去,也就不知道是否超过了免票的身高。

   【市交通委】暂没考虑出台相关政策

  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面对1个成人只可以免票带1个儿童(身高不超过1.3米)的尴尬,本市交通管理部门有没有相应的对策呢?

  晨报记者联系到市交通委相关工作人员,他说:“这个问题很新奇,没人跟我们提过类似问题,市交通委暂时还没有考虑出台相关政策。

  他进一步解释说,一条政策的出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积累充分的数据、案例,要多方调研、向全社会各个方面征求意见、建议,以保证新政策的平稳过渡。接下来,他们会搜集类似案例,谨慎考虑相关对策。

   【政协委员】建议以年龄取代身高

  第12届市政协委员、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艳春教授表示,过去,政策都是围绕“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制定的,现在放开二孩了,理应做出改变,应该允许1个成人带2个1.3米以下孩子乘坐公共交通。

  曹艳春认为,二孩配套措施的跟进,涉及政府意识、决心、财力、人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期待“二孩”政策一落地,所有配套马上跟进是不大现实的,但政府部门的确应该高度重视“二孩”配套措施的研究制定工作。

  第12届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也认为,应该允许1个成人带2个1.3米以下孩子乘坐公共交通。他进一步建议,建议以年龄取代身高线:“这实际上是一个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与调整公共政策、配置公共资源的问题。随着二孩数量的增长,这个出行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杨雄说,很多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通常不是以孩子的身高而是以年龄为限,这样更加公平,因为身高的个体差异较大。杨雄建议,结合我国国情,综合考虑国内各城市经济发展的程度、人口结构等因素,可以允许7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如果暂时做不到全免,可以半价。总之,应逐步扩大儿童福利,体现儿童优先原则,与整个生育政策大背景更好地衔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