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教育】成绩中等偏上的她,怎么会成为国内首位“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

20.06.2016  17:28

29岁的国内首位“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完全是邻家女孩模样


从小到大,从来不是学霸,成绩中等偏上,从未参加过学科竞赛,就是这样看似普通的她,却在今年3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的首位国内得主。6月18日,29岁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应佚伦走上2016上海民进教育论坛,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创新人才培养感悟。

是什么造就了这位最具潜力的女科学家?应轶伦总结了这样几条——自由成长,发现兴趣,坚持选择,家人支持,名师提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说,创新人才成长有三大要素,一是自由宽松的环境,二是兴趣与执着,三是跨学科,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所有的奖项都是在学科的交叉当中产生的。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说:“应佚伦博士说过,她在中学里不是尖子生,但是我们往往一路选拔上来,把好学生贴上标签。实际上,过早地贴标签不是成就人,而是捧杀人,这是基于传统文化背后的,把学生的个性、文明扼杀的过程。

如何造就更多像应佚伦这样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这不仅是大学要回答的,也是基础教育要回答的。

以下是应轶伦博士演讲的全文。

我的求学经历与创新人才培养感悟

应佚伦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我是应佚伦,现为华东理工大学副研究员。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各位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分享我的求学历程,以及一些我的个人感悟。

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个人经历。

我的初中是上海市娄山中学,

高中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2005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理工优秀生部,进入精细化工专业学习,

2009年免试硕博连读进入分析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

2016年获聘华东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2015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未来女科学家奖”。

2016年获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这个奖项是每年选出15位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具有潜力年轻女科学工作者。我很荣幸能获此殊荣,这是对我今后科研工作最好的鞭策。

左为应轶伦

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需要需要一颗永远好奇的心

从小到大,我都不是学霸,我的成绩并不冒尖,是属于班级上占很大比例的那群“中等偏上”的学生。

同期找到我博士生导师龙亿涛教授的学生里,我也不是最最出挑的。

投身科研工作后,我更是国内广大女性科学工作者中普通的一员,科研只是我选择的工作,希望能一直踏踏实实的把研究工作做好,在研究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那么实现“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需要什么,我的个人浅薄的看法是需要一颗永远好奇的心,而兴趣是保持好奇心的源动力。

当在与其他14位当年度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谈及“初高中教育对人生走向的最大影响”时,尽管我们来自不同国度、背景,但是我们一致认为是学生时代志趣发掘与呵护,奠定了我们未来对于科学事业的选择。

我在娄山中学读书时,我对生物、地理等“理科副科”掌握得特别迅速,也特别感兴趣。初一时,当长宁区少科站生物兴趣小组来校招收学员,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从初一到初三,在那个兴趣班上我实实在在动手做了许多有意思的生物实验,例如昆虫标本制作,小动物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标本制作、植物组织培养等等。这些动手做的生物实验让我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感,并能刺激我去思考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当时一直支持我去参加这些“非主流”、又不能考证加分的活动。

我记得,他们为了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利用太空辐射获得具有超高捕蚊效率的猪笼草,几乎跑遍上海全部的花鸟市场寻找猪笼草。如果没有那么包容与理解的父母,我想我也不可能踏上科研的道路。

娄山中学当时有免考制度,课堂认真,表现良好的学生可获得特长学科免考的待遇,但是要交出一个小课题。

当时大多数同学讲的都是十万个为什么,而我是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个课题,当时也很受欢迎。我的首篇“论文”就完成于初二。

我记得初中毕业纪念册上填写兴趣和特长的时候,普普通通的我不擅长乐器、跳舞、体育,所以并没有写上任何特长。现在回想起来,“标本制作”何尝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特长与兴趣。

当年,我的认知把兴趣狭义地定位在艺术和体育,然而科学的启蒙与兴趣的激发,是对我们将来的专业及工作更重要的。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我确定了对化学的喜爱

得益于娄山中学严谨的校风,初中教育深深影响我的另一方面,是培养我良好学习方法,例如如何做笔记、如何自学、如何详细规划每一天的任务。从小形成的学习方法,也使得我能快速投入到每一项科研工作中去。

初高中时期,从接触化学后,我就发现自己对化学特别感兴趣,我的化学成绩基本能保持在班级前三甲。

进入高中之后,由于市三女中还建有完备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可自由出入使用。我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植物组织切片,亲手操作了多个实验,这使得我不仅记住了概念公式,也通过实践还理解了其中缘由,大大增加了我对化学与生物的兴趣。

非常感谢市三宽松与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三年赋予我更多的空间在课余生活中主动学习各种课本以外的科学知识,拓宽眼界,也是我更加确定了对化学的喜爱。

基础教育不能堵塞学生个人探索与独立选择的通道

我至今都能背出市三的校训——独立、能干、关爱、优雅。

市三把“独立”放在了校训的首位,我觉得对“独立”个性的培养也是在创新人培养不可或缺的。我想如果没有“独立”判断能力,我可能也会“随大流”地选择大学与专业,而不是毅然选择以化学化工为特色的华东理工大学。

独立”的这一点,可能使得我比同龄人更早地看清自己的特点、从而坚定自己的选择,踏踏实实、专注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

做好科研需要拥有追踪并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收集并判断课题能力、确定正确科研技术路线,形成明确的科研课题能力。我想市三“独立”个性的培养潜移默化地使我拥有了良好的科研素养。

初高中的教育是兴趣的启蒙,是塑造个性与能力的关键时期,学校、教师需要营造适合学生的资源环境,提供成长建议。这样的介入又不能太多太限制,堵塞学生个人探索与独立选择通道。

而大学阶段,则是自我认识、自我提升阶段。

大一、大二的时候通过学习基础及专业课程,将初高中阶段启蒙的兴趣,逐渐转变为专业,从而确定自己的事业目标,抓住先机,提前进入新状态。

华东理工设有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课程,鼓励独立承担小课题的机制,这种提前接触,就像是一块关乎未来与专业选择的“敲门砖”,对明确自己想从事的目标有很大的助益。

大三时我所在的学院允许学生提前选导师,我在那时遇见了我的博士导师龙亿涛教授,那一年他正好归国工作,带回来的多年海外研究经验和最前沿实验动态。

我从大三开始,在龙老师的指导下,从熟悉实验室开始,搭建检测仪器平台,开发数据分析软件,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生物纳米通道的单分子分析研究。

我的导师告诉我“抓住社会实际需求、实践创新、专注苦干去攻克科研难题,才是做科研的本质“。

我想科研的本质对人才的要求就是独立、热情与勤奋。而这几点恰恰也是初高中以及大学教育所带给我的,也是我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感悟。

对于我这样的不冒尖的普通学生,我想我们需要的是自由成长,发现兴趣,坚持选择,家人支持与名师提携。

以上是我通过我个人经历的小小感悟,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指正。

谢谢大家!




    原文来源: 文汇教育   |  发表时间:2016-06-19   |  作者:钱钰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IyODgzOQ==&mid=2650182633&idx=1&sn=e381a4b27ff4f5ea4a5cbf0a834ecaf2&scene=1&srcid=0619JBHZL5Bk9GD4T3vI8R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