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与爱同行”-计算机学院13级研究生开展感恩节主题活动

07.12.2014  04:48

       11月27是西方的感恩节,但是”感恩”没有国界之分,感恩与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这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中,让我们慢下脚步,感恩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感恩带领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中国共产党,感恩周围关爱我们的亲人、老师和同学。为此,11月27日晚上6点30分,13级研究生党支部在计算机大楼504教室举办了“学会感恩,与爱同行”感恩节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六位主持人分别致开场词,他们深情地话语把我们带入了爱的思绪中对我们的父母而言,感恩可以是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声问候“爸妈,天冷了,多穿衣服”足矣;对我们的朋友而言,感恩可以是一首动听的歌,一首《朋友》唱出我们的深厚友谊;对我们的老师而言,感恩可以是一首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老师最好的写照。 感恩父母——寸草春晖        父爱如山,朴实而厚重;母爱如水,无微而不至。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世间最伟大的爱。        首先,主持人牛素丽、朱鸿浩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他们心目中和父母的感动故事,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为了让大家表达对自己父母的感恩之情,主持人现场抽取了几位同学,让他们给自己的父母拨打电话。余志亭、王帅等同学当场用免提给自己的爸妈拨通了电话,现场一句“爸,今天感恩节,谢谢您的养育之恩”表述了在场的每一位内心浓浓的爱意,整个教室都洋溢着爱的温暖。通过这样的形式,同学们将平日里羞涩于表达的话语,大胆地讲给了父母听,让父母明白我们对他们浓浓的爱和深深的感激。        为了让在场的每个同学都能表达对父母的爱,主持人将准备好的明信片发给大家,让个人都写上了对自己父母的祝福。活动结束后,学院会统一将明信片寄到故乡的父母手里。简单的举动,简单的一封明信片,传递了我们对父母之爱的感恩,让每一个人都表达出心里对父母那份炙热的爱。 感恩朋友——挚友如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主持人李清、舒军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朋友,以及他们对朋友的理解与认识。成功时,朋友可以和你共享喜悦;失败时,朋友可以和你共同承担。朋友不求回报,却始终和你风雨共济,一起成长。        接下里的环节,主持人将卡片发到每个人手中,每一位同学要在卡片上写下自己感恩的朋友以及感恩的一件事情,以此来表达对朋友的感恩之情。随后再将收集的卡片随机发下去。通过接力棒传递的方式,每个人将自己手中的卡片内容读出来,并将其送到对应的同学手里。同学们分享了彼此之间的感动瞬间,也许只是夜晚从实验室回到寝室时室友早已准备好的一壶热水,也许只是生病时朋友悉心的照料都让人温暖不已。通过这样一种有爱的方式,大家对身边的朋友送出了自己最真诚的感谢和祝福。 感恩老师——至善若亲        良师益友,老师可以是学生的亲密朋友,遇到困难挫折学生可以找老师倾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敬重的长辈,在生活上给予他的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在外求学的游子感受到家的温暖,遇一良师,如沐春风,谆谆教诲,铭记于心。 主持人叶玲、郭凯强跟大家讲述了他们和老师不可忘却的故事,勾起了大家对恩师的种种回忆。余航同学讲了他自己在高中时,和自己老师的又恨转为爱的难忘故事,余志亭同学跟同学们说了他初中时受伤的时候老师对他精心照顾,还有很多同学分享了在科研受挫时导师对他们的鼓励和指导……一个个感动的瞬间,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让在座的同学们深受感触。        随后,主持人郭凯强教大家一起折千纸鹤,让大家亲自动手,用一个个小纸鹤来传递自己对导师的祝福和感恩。带着丝带上简短而深情的祝福的纸鹤,由衷的表达了每个学子对老师那份敬重和爱意。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爱可以是文字,跃然纸上;爱可以是声音,唱响传遍;爱也可以是无声的表达,一段简单的手语。活动尾声,张梅玲和高雅平同学用手语表演了一曲《感恩的心》。同学们集体起立跟着做,用无声的手语向父母、朋友、老师发出了内心深深的祝福。        整个教室都被爱的温热包围着,一股股暖流在同学们心中涌动。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每一次温暖的传递,都是真情的流露。在求学的匆忙中,游子们都停住了脚步,梳理心中对父母、朋友、老师的感恩。无论何时身处何地,不时捡起这一个个感动,总会感觉到她的温度。因为,这些感动早已成为永恒,刻在了内心深处。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不仅是在感恩节,更应该在生活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