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极高龄患者的手术治疗禁区 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成功为92岁高龄患者完成巨大肝肿瘤切除

22.10.2016  02:41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为一例92岁高龄的巨块型肝肿瘤患者完成切除手术,术后十天,患者康复出院。

92岁,16×12×10厘米的肝左叶巨大肝肿瘤,压迫胃肠道,随时有破裂出血的危险,这样的病人还能手术治疗吗?“只要有可能性,就不能放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肝移植专家周俭教授在术前讨论会上斩钉截铁地说:“如果不手术,肿瘤一旦破裂出血,患者基本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术后康复,肝外科团队联合麻醉科、呼吸科、监护室等专家进行术前会诊和讨论:

“术前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围手术期防止肺部感染。”

“术前予以腹式呼吸锻炼,减少术中创伤和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完善术后镇痛。”

“术中避免血液动力学大波动,维持心肌的氧供需平衡。”

各科专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了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并给出了专业的指导建议,而要实现手术“少创伤”“少出血”,对主刀医生及其团队的手术操作技术、经验和术中应变要求极高。在从事高难度手术时,外科医生不仅要熟悉人体解剖结构,还要研究特定手术对象病变部位组织结构,保证手术精准性,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术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出血,而不是将目标定为减少输血。”周俭对自己和助手们的要求严格,“我们手术时不仅要想着切除病灶,还要时刻考虑每一个步骤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和预后的影响。”

手术当然,周俭亲自主刀,麻醉科仓静副主任对患者全程监护。右肋缘下切口,依次切开腹壁各层,进腹探查,依次分离缝扎韧带、血管,切除肿瘤,结扎止血,缝合断面,放置引流管……多科团队默契配合,两个多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且无输血。术后患者被送往外科监护室,肝外科监护病房王婷主任进行术后监护康复治疗,患者几乎没有发生术后常见并发症,4天后安返普通肝外科病房。“风险任何手术都会有,我们的团队协作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仓静介绍,“术前我们会对病人进行评估,交代注意事项,术中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力求精准到位,尽量在最小创伤基础上切除肿瘤病灶,麻醉医生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室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术后监护、感染防治和功能恢复。”

“非常感谢周俭和他的团队,感谢照料诊治我老父亲的所有医护人员。”患者家属感激不已,“刚开始我们也有顾虑,虽然老人家身体一直很好,可毕竟92岁了。医生们愿意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挽救病人生命,我们必须百分之百信任他们。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没有错。”

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樊嘉教授介绍,以提供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方案为宗旨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现已成为中山医院临床医疗、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方向,发挥多学科优势,集中多个学科专家的知识与经验,有利于为患者“量身定做”最佳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高龄患者、特别是90岁以上极高龄患者的手术治疗已非禁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平均寿命的延长,团队协作为给符合手术指征和评估要求的高龄患者进行安全手术治疗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