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以奖代补"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设医疗机构 最高可奖50万

13.04.2015  14:30

上海网3月11日消息:楼上养老,楼下看病?上海大力推进在养老机构设置内设医疗机构。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获悉,针对当前困扰养老机构发展的医疗服务资源少、服务人员技能弱、运营管理水平总体不高等突出问题,本市近日出台扶持政策,对全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实行“以奖代补”制度。其中,养老机构新设内设医疗机构且投入正常使用的,最高可获得5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在2015年上海市政府“十大”实事项目中,新增5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已经被列入计划。

  招持证养老护理员也有奖

昨天公布的“以奖代补”政策的具体奖补项目共有三项:内设医疗机构奖。即养老机构已开设内设医疗机构,经卫生计生部门批准投入正常使用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养老机构新设内设医疗机构,经卫生计生部门批准投入正常使用的,根据内设医疗机构的不同类型,分别给予1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另外,为了鼓励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的服务水平,员工制招用持证人员奖也被纳入其中。养老机构招用持有养老护理员初级、中级、高级等级证书的护理员和医护、康复、社会工作等专技人员,分别按本市上年度最低工资的一定标准给予养老机构奖励补贴。

品牌连锁经营奖则是为了提升上海养老机构的整体水平。凡连锁经营机构数达2家以上,且单个机构床位规模50张以上,经过综合评估,服务对象满意、服务质量良好以上的品牌连锁经营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同时,每新增加一家机构,奖励15万元。

   解养老机构老无所医硬伤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目前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根据预测,本市“十二五”期间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高龄人口总数继续增长。至2015年末,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30万,比例将接近30%,户籍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将达到70万。

为了让更多的老人在养老院方便看病,上海大力推进在养老机构设置内设医疗机构。截至2014年底,全市总床位数11.5万张,其中通过各种方式,基本实现医养结合发展的养老床位数9.2万张,占养老床位总数的近80%。“养老院不再只是单一地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截至2014年底,全市660家养老机构中有139家设置了内设医疗机构,其中88家实现医保联网。”业内人士透露,“医养结合有助于解决养老机构老无所医的硬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模式将是未来养老趋势。

针对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实际医疗需求,2015年将新增5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争取到2017年,实现全市有一定规模(一般15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均设置内设医疗机构(与医疗设施临近设置、整合设置的除外),经批准医保联网的,都实现三段医保结算。

上海已连续17年将新增养老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今年的市府实事项目之一,就是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新增20家“长者照护之家”;新增5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新设4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新建4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今年第1季度完成养老床位建设等各项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