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急救车不堪重负 期盼多渠道挖潜增能

24.08.2014  20:17
   创新机制稳定队伍

  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行动不便的老人通过呼叫120救护车的方法来就医、转院和出院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实际上现在这种现象占的比例已经不小了。我家老人也曾经因自身情况不便坐出租车,转院、出院只得叫救护车来解决。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影响真正需要靠急救车来抢救生命的病家,也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120急救车更是雪上加霜,疲于奔命。

  如果仅依靠病家错时呼叫或者120急救中心挖潜增能,只能在短期内缓解目前状况。因此我建议是否先在中心城区的120急救车队中,专门配备几辆用于不便老人或者是有困难的病家就医、转院等服务的车辆,所用车辆的颜色与现行120救护车有所区别,车中的配置也可相应的低一些。以后再视需求情况决定是否组建独立于现在120急救中心的救护车队,另设呼叫电话,并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对象的范围、服务的内容等等,从根本上解决120急救中心不堪重负的窘境,达到合理利用急救资源,满足各种病家不同需求的目的。

  鉴于目前院前医护人员队伍不稳、流失严重的状况,除了加强相关医护人员的培训外,还应在创新机制方面做一些文章。一是增加出车的津贴补贴等,以提高他们的待遇和收入;二是给有一定年限的院前医护人员进修机会,使他们同医院内的医护人员一样,有提升自己水平的机会;三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规定年轻医护人员在院前医护中的轮岗时间,并把它作为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和优先条件之一。

    黄关桢

  关键在于扩能挖潜

  救护车数量少、急救人员不足、调度效率低,已成为市民呼叫救护车后久等不来的重要原因;尽快解决这一难题,让救护车真正发挥救死扶伤、助人救难的功能,也已成为市民的共同呼声。

  邓为民读者提出救护车实现“分层次救护”,以减少急救资源的消耗,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真要实施,却难于操作。因为救护部门的调度在接到要车来电时,是难以判别需救病人病情的重与轻,即便当救护车到达现场,发现病人病情很轻不需救护车,也无法制约、处罚对方。其次,凡呼叫救护车的,绝大多数都是临时确定,很少有人会提前一两天预约,所以要求市民对非急救需求提前预约在实际上很难做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以为应在扩能挖潜上多下功夫。

  所谓扩能,是指多生产和配置各类适应城市急救业务的车辆,并根据所在区域的人口居住密度、医院设置、各类疾病发生率等因素,合理配置救护车及相关救护人员,以缓解“僧多粥少”、救护车顾此失彼令病家久等之状况。

  所谓挖潜,是指通过内部挖掘,调动医院或救护车管理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健全调度指挥部门,实施救护网络化,提高其派车出车等的调度效率。同时,通过制订相关制度,完善奖惩措施,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救援人员的业务技能、责任意识和救护水平,从总体上提高救护车的使用效率和救护能力。

  另外,为了减少对救护车的滥用和提高救护人员的积极性,可适当提高呼叫救护车的费用,这对那些病情不重而动辄呼叫救护车的非急救业务,也是一种合理的遏止。

   铁兵

  提倡自救与急救结合

  在医疗救护资源、人力、物力等仍比较匮乏的当下,如果做到“自救”与120专业“急救”相结合,不但能够缓解“医患”之间“僧多粥少”的问题,更对需要救护的人带来利好。

  所谓“自救”,就是指那些虽然需要救护,但在短时间里还不至于危及生命的病患者,如老年慢性病、只是伤害到头部以下并且不是血流不止的“硬伤”等情况,可以打车或用私家车(有私家车的人为数不少,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央求邻居或朋友、同事、亲戚等,相信他们也会鼎力相助的)将病患者及时送入医院救治,这样可能会比等待120救护车更快、更及时些,也为确实命悬一线的危重病人腾出救护资源。

  同时,一旦出现伤害事故,如果是在单位的,可以视伤者情况,让单位医务室的人临时处理一下,不是非常严重的,可以用单位的车,或是员工的车,将伤者送医、治疗。

  对于120专业“急救”而言,因为他们是医学专业救护人员,在医学知识、救护技能等方面,一定优于非救护专业的一般人员,因此,在救助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尽心竭力地为病患者着想,在接报伤情与救护信息后,应雷厉风行,及时赶赴现场,疾驰救护,争分夺秒,不可有丝毫懈怠,为垂危的生命尽可能赢得更多的宝贵时间,以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对待每一位需要救护的人。

  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够具有齐心协力、尽职尽责地做好“自救”与120专业“急救”工作的意识和行动,就一定会使有限、紧缺的救护资源得以真正用在刀口上,使急需救护的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救助。

   安徽蚌埠程彩娟

  多管齐下缓解急救难

  “救护车”是上海市民对急救车的俗称。顾名思义,急救车是紧急救治伤病员的专用车辆。上海目前只有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合法拥有急救车,即市民说的“120救护车”,从事专业急救转运本市伤病员的工作,并且已经在全市布点,统一调度急救车,基本上能够满足市内急救伤病员的转运工作。

  据我所知,上海的急救车并不缺少,造成急救车紧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救护人员不够充足,应付平时的呼叫尚可,一旦短时间内出现集中的伤病员,就捉襟见肘了。往往有车,却配不齐救护人员出不了车。二是急救车基本上都开到业务繁忙、路途较远、急救病床紧张的大医院,造成每次出车时间较长,甚至伤病员躺在急救车专用担架上,收不进医院,导致急救车无法“脱身”去接送下一个伤病员。三是上海白天的道路交通越来越拥挤,其他车辆不能迅速自觉让路,导致运送急救伤病员的往返时间延长。

  由上可见,造成急救车出车效率较低的原因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将急救“分层次”就能解决的。为了提高急救车效率,除了尽力增加救护人员外,市民文明对待急救车是一个出路。首先是强调急救车使用道路的优先权,自觉为急救车让路,对不给急救车让路的车辆予以重罚。其次,自觉限制呼叫急救车的适用范围,非紧急情况不用急救车或提前一天预约急救车。对谎报病情骗用急救车者给予重罚。再次,尊重急救人员的建议,就近从速前往附近最合适的医院,不要盲目挤到几家大医院去。还有,病家要尊重急救人员,绝不埋怨或以不文明的言行对待急救人员。

  最后,建议出租车公司增加并宣传“无障碍出租车”,配置可以平卧的非急救出租车,运价可以高一些,专门接待不能坐只能躺,但是病情不紧急的老人和伤病员乘车,从而缓解急救车的紧张,并且堵死“黑救护车”的门路。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制订相应的规则,给予这种“准救护车”各种方便。

   张云

  先要疏通急诊这一关

  在上海这个特大城市,急救病人呼叫救护车难,是个老问题。前一时期说是因为高峰时段跨区域调车,救护车的大量时间都消耗在路途中间;最近又说是由于非急救业务的大量增加,占去了不少急救资源,因而提出了“分层次救护”一说。这就说明,上海的救护车难叫,恐怕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是解决不了的。

  据介绍,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上海救护车总量很大,占人口的比重也是比较高的。不过,由于近几年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带来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救护车的拥有量与它的实际需求量之间,仍然有很大的缺口。所以,研究救护车能不能满足急救病人的需要,不能只看上海拥有多少辆急救车,比其他城市高出了多少,还要看随车医生护士的数量够不够,医院急诊室接纳病人的力量强不强。上海急救病人呼叫救护车难,原因并非救护车少,而是随车急救人员不足,不配套;急诊室拥挤不堪,不能随到随诊,急诊室拖了急救车的后腿。据医务界人士反映,这个问题已存在多年,并较早提出过多培养随车急诊医师护士的构想,但培养措施不够有力,或人员招不足,或干了几年就跳槽走人。蹉跎几年,老问题依然存在。

  我建议,解决急救病人呼叫救护车难,是否可以采取“倒逼”的办法,即首先疏通急诊室这一关,急诊室要从抓扩容入手,想尽一切办法,尽量扩大急诊室的容量,加快紧急诊治的流程,使救护车中的病人能随到随医,救护车也能及时周转。这就要仿照水闸在大汛高潮期到来以前先开闸放水的做法,腾空闸内的容量,为后续几步增添主动。在此前提下,病人当然也要顾全大局,谅解配合,不要在非急救情况下任意占用急救资源。 万华

   可多些“差别化服务

  2006年大学毕业后,笔者一直在120救护车上工作,回顾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深深感到“分层次救护”建议接地气,很有必要。

  “分层次救护”一方面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城市急救资源,让120救护车能够为真正需要的病人服务,承载了社会很大的期待,另一方面也更有针对性,体现了急救业的专业化水平。

  笔者曾经在北京市急救中心做过几个月的业务交流学习。在北京市急救行业有两套急救呼叫系统:一个是120,一个是999。虽然都是救护车,因为运行体系不同,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从收费上来说,120贵,999便宜;从车上设施来说,120完善,999简陋;从配备人员来说,120多,999少。因为这些“差别化服务”,很多北京市民都有了自己叫救护车的“经验”。对于病人非危重情况下的救护,叫999收费一般要少一些;而对于病人危重情况下的救助,则叫120更给力,因为车上的医疗设备齐全,医务人员更加专业,能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在上海实施“分层次救护”也可以多些“差别化服务”。对于非危重病人的救护,可以采取提前预约,收费可以比正常的救护车便宜一些。这样一来,因为经济杠杆的作用,市民也就不会动不动就拨打紧急救助的120,从而节约了宝贵的120救护车资源。

  当然,120救护车也应该在资源的分布、调度统筹以及服务的细节上多下一些功夫,让120救护车的专业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