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 “2019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论坛”

22.10.2019  09:33


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同创新,10月19日,由上海市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2019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论坛”暨“上海电力大学第九届思政课创新论坛”在杨浦校区召开。来自上海地区2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副院长焦凤梅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翁培奋为开幕式致辞,指出我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家的电力能源互联互通积极贡献力量。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主阵地建设,不断“配强做优”马克思主义学院,多年来探索出一条以讨论式、研读式、观感式、展演式、反思式为主体的多形式结合的实践教学道路。本次论坛也是我校第九届“思政课创新论坛”,学校本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针,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思政课创新论坛”的开展,不断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政课建设。

上海市教委德育中心副主任宗爱东讲话,指出要凸显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应紧紧围绕铸魂、强师、厚基、提质的目标要求,聚焦开门办思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关思政课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的指示要求。

此次论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探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验、特色交流两个环节,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丁晓强教授和上海政法学院张远新教授主持。

在理论探讨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杜玉华教授结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为全面深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方向,即把思政课实践作为一门课程来开展教学。华东政法大学赵庆寺教授从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三个视角,提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化路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赵勇教授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四个贯通,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贯通,现实实践与虚拟实践贯通,四门思政课程贯通,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贯通。上海师范大学张志丹教授着重分析了思政课如何讲好党的创建故事、上海革命经验与优良传统故事、改革创新故事三个上海红色故事。我校焦娅敏教授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计划、实施方案、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活动总结六要素角度,提出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路径。

在经验、特色交流环节。华东理工大学徐国民教授重点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思政课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的基本情况。主要以“井冈山斗争”这一主题为例,讲述如何通过虚拟模拟历史场景的呈现,让学生体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等深刻道理。上海海关学院杨寄荣教授展示了上海海关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海关”特色。上海健康医学院孙玉良教授探讨了上海健康医学院在“学思悟行”教育模式下,“走读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我校戚卫红副教授与与会者分享了学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经验。学校立足电力,从人文情怀、行业特色、时代特色等方面积极探索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路径,构筑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一网一坛一册”共享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建设,增强了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华东师范大学丁晓强教授指出,此次论坛很成功,展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也很丰富,有效的推动了上海市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交流与互鉴,但有些具体问题仍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此次论坛有利于助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整改、促落实”阶段性工作深入开展。与会专家表示,论坛为上海市思政课实践教学理论成果与特色经验交流、分享、互鉴提供了平台;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 易小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