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上海交大周泽红: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摆脱的三种状态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其教育教学效果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发挥好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关键在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而这其中,激起“共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而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摆脱三种状态,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仰上的混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陈旧的桎梏、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束缚。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摆脱信仰上的混乱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传播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和践行者。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摆脱信仰上的混乱,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正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良好的师德能够对学生产生导向和示范作用。教师只有做到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激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就必须在真学、真懂上下功夫,唯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学懂弄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养,才能有针对性地、深入地回答学生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阐释这些社会问题,帮助学生解疑释惑,使学生真正提高思想认识。教师只有在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真正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自觉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并进而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话语体系陈旧的桎梏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由于理论自身的逻辑性、严谨性和政治性,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加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比较偏重于理论的灌输,教学内容的设计“不接地气”,时代感和针对性不强,“照本宣科”,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话语体系陈旧,既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解释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现实难点热点问题。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科学认识和理解,或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面前变得无所适从,疑惑不知所措,困扰不知所解,茫然不知所选,从而弱化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进而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自信的理解。
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摆脱话语体系陈旧的桎梏。教师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两个结合,一是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二是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等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首先需要教师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求,及时把握和捕捉大学生在成长中的思想困惑和价值需求变化,密切追踪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收入分配差距,地区、城乡发展差距,反腐倡廉,房价波动,就业形势,教育公平,环境问题,寻找教材主题与学生成长主题的契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及时回应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为学生提供观察社会、理性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形成正确认识和理性判断,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总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就是要运用理论与实际结合所产生的张力来增强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讲好“中国故事”,为学生释疑解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来达到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目标。然而,目前仍有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尚未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偏重于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社会和政治的意识形态功能,却相对忽视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功能,由此导致授课内容因缺乏对大学生精神和情感需求的关照,缺乏对学生主体的认识、理解和尊重而变得空洞、枯燥和抽象,最终降低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热情。二是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旧沿袭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独白式”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师生之间由于缺乏在情感层面的平等互动和交流,使得他们彼此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形成思想共鸣,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眼光。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照和服务学生的发展需求,把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掌握其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特点和模式,真正读懂教育对象。这样才能从大学生的认知意趣和心理、行为规律出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形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师生互动交流,使他们之间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平等、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长江日报》 2017.01.16 第12版 求知
原文: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摆脱的三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