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老宅嘉定大宅留古韵 "民清茶饮文化一条街"

14.01.2015  11:23

具备悠悠古韵的州桥老街/晨报记者殷立勤

  20年光阴,嘉定州桥老街古韵未减,还是当年的观音兜、青瓦屋顶、马头墙……更让人惊艳的,是在平地而起的“州桥民清茶饮文化一条街”上,立起一座座集中迁建的徽派老宅和嘉定本土大宅,让现代人能从老街上收获更多意外的惊喜。

  据悉,州桥老街的一些低端商铺有望在新一轮的老城改造中逐渐改变。

   有景有味,20年人气不减

  走进嘉定镇州桥老街,脚踩高低不平的弹格路,心却慢慢沉静下来,每走一步,仿佛都踏进童年的回忆里——记者儿时就居住在古镇嘉定,家里步行至州桥老街仅需七八分钟。早在20多年前,嘉定人民就喜欢逛州桥,一到节假日人特别多,分不清是本地人还是游客。

  州桥老街的吸引力来自于它的景,小桥、流水、人家,儿时不懂,只觉得美,现在才知,这分明就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建筑景观,州桥一带的建筑是清末民初人家“前街后河”的风格,以砖木结构的厅堂式平房、二层楼房为主,青瓦屋顶,观音兜,马头墙,配以弹格石路,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民居特色。

  老街的魅力还来自于它的“”。小时候,就觉得老街上的面包房烘烤的面包格外香,半条街之外就能闻到;老街面馆里煮的面条看似普通,吃起来味道可不一般,又实在,能把肚子给撑圆了;还有冰糖葫芦串、像云朵一样的棉花糖、民间艺人手工做的十二生肖糖画,仿佛把老街的空气都变甜了。

  值得庆幸的是,20年的时间,有些店铺居然未变,丁字路口的那家礼品店,记者十几岁的时候曾在店内买过礼物赠友人;街口的州桥商场也仍是旧时面容,还清晰地记得儿时拉着奶奶的手在这家店铺买过白色舞鞋……而今,礼品店里挤满了“90后”甚至“00后”,州桥商场里也有阿姨伯伯正挑选毛衣、裤子,看上去依然热闹。

  据介绍,老街的人气得益于丰富的景点与活动。州桥老街景区内,汇聚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石街、老桥、旧庙、名园、遗址等历史古迹,以及孔庙、汇龙潭、秋霞圃、法华塔、中国科举博物馆、竹刻博物馆、顾维钧生平陈列室和陆俨少艺术院等旅游景点。在老街上,孔子文化节之“中式婚礼”、妇女节特别活动汉服体验、庆元宵、元旦祈福……时不时有精彩活动夺人眼球。

   建房建店,弘扬茶饮文化

  不过,同属于州桥老街的东下塘街和南下塘街却变了不少,冒出许多特色建筑。最近几年,区政府通过迁建徽派老宅和嘉定本土大宅,已把其打造成“州桥民清茶饮文化一条街”。

  目前已引入以茶艺、茶道、茶吧为特色的中高端茶坊,如集陶艺制作与书画演示相结合的“博艺堂”,融识、闻、品、做沉香于一体的“香林阁”,以饮茶、古玩展示为特点的“秦月轩”,此外还有普洱茶府、敬茶坊、堂绘酒吧、老伍酒吧等。

  记者走在“民清街”上发现,这些建筑本身就很有可看性,它们之中有的是安徽黄山的百年老宅原拆原建,为典型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的则是嘉定疁南街老民居建筑。

  记者走进一家名为“敬茶坊”的店,还未进门便见门环、对联和半墙的爬山虎。院内四处多有绿植,几张露天桌椅,显得安静恬然。屋内装饰古朴,茶案上茶具齐全,一旁还备有古琴。茶室包间大小不一、各有特色。在二楼房内倚窗而观,州桥景致尽收眼底。茶室的书桌上,永远都备好了宣纸与笔墨,供饮茶人挥毫,书架上店主的藏书也可供品读。

  因为还有特色酒吧,这条“民清街”在夜色降临之后仍然充满了生命力。酒吧还会通过各种个性创意为来客营造与众不同的都市夜生活体验,比如安排乐队驻唱,举办各类文艺活动。

   [追问]

   商铺同质化,怎么改变?

  一条老街,两种风格,一个“平民”,一个“高贵”。不过,在“平民”老街上,虽有特色商铺,却也有着不少小店同质化严重、没有特色,比如泛滥的小商品铺子。那么,老街上的这些低端商铺是否可以置换掉?

  州桥老街管理方有关人士介绍,商铺的低端确实是一个软肋。因客观历史条件所限,部分房屋产权的复杂性导致业态置换难。不过,结合老城改造,这些也有望逐渐改变。一方面,州桥老街的部分商铺虽缺乏特色,但所售商品多为生活用品,已存在很多年,许多当地居民习惯来老街购买。这些商铺在置换的同时,有必要进行疏导,这在新一轮的老城改造中,将予以考虑。

  同时,为了对区内历史旅游资源更好地进行统筹管理和规划,区政府有意成立一家区属管理公司,这个项目有可能被列入区十三五规划,管理公司一旦成立,将改变老街目前多头管理的现状,对老街未来发展、进一步提升老街文化内涵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