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杜德斌:改革和完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

23.07.2014  16:15
        调研表明,理科教授的晋升评价对SCI论文数量的要求,地方院校平均为2.7篇、行业特色高校为4.2篇、985高校为4.7篇。过度量化的科技评价还导致“应试科研”、“SCI专栏作家”等科研怪象频频出现。      科技评价是推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对全国32所不同类型高校的调研,对目前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就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现有评价体系的主要问题 一、 重数量、轻质量 目前,各高校无论是对教师和研究生的考核,还是对院系、基地的评估均采用越来越细化的量化指标体系,“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数量是硬指标、质量是软指标”,简单地把科学研究等同于产品生产的“记工分制”的量化评价已成为绝大多数高校科技评估中的硬性规定。   一是过分强调SCI论文发表量。把SCI论文数量作为衡量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尺度。调研表明,理科教授的晋升评价对SCI论文数量的要求,地方院校平均为2.7篇、行业特色高校为4.2篇、985高校为4.7篇。   二是过度看重科研项目的数量。把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等看作科研内在价值的判断标准,将“立项”本身当作实际成果,是目前高校科技评价的突出问题之一。调研发现,73%的高校在评审教授岗位时要求必须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三是重成果数量轻转化效益。科研人员关注的是其承担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获得科技奖励的数量,而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关注不够,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长期偏低。过度量化的科技评价还导致垃圾成果泛滥,“应试科研”、“SCI专栏作家”等科研怪象频频出现,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重短期、轻长远   过于注重短期考核,往往使广大教师根本无法潜心研究,因此难以产出高水平成果。一方面,高校普遍采用一年一度的科研考核。高校教师只能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获取项目作为科学研究的唯一目的,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低水平重复、缺乏原始创新。正如一些教师所反映的那样:高水平成果通常需要“十年磨一剑”,一年一度的短期考核就是让我们“一年磨几把小刀”。   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各级科研项目的考评周期一般也都很短,而且还有诸多的中期检查,使得大多数科研人员疲于应付填写各类检查表格、参加各类答辩会、评审会等,真正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则所剩无几。   三、重个人、轻团队   高校的科技评价,存在严重的“重个人轻团队”倾向,不利于个体与个体、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合作,也不利于科研人员的跨院系自由流动和合作创新,导致“科研个体户”现象异常突出。超过20%的高校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更注重对个体的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团队作用。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发放的考核中,过分强调个人获得科研成果的数量及其排名的位次,注重第一作者、第一单位,排名第二及以后的作者和单位则不受重视甚至被忽视。在科研项目评价中过分强调项目主持人的贡献,而缺乏对整个团队工作的认可机制,往往造成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忽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不利于科技联合攻关和资源共享,也导致高水平、跨学科团队的科研合作较少,难以实现协同创新。   四、评价标准“一刀切”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评价的方法和形式过于简单,对学校、学科和科技人员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考虑不够,评价标准“一刀切”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一是在对学科的评价上,忽视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的特点,在调研的32所高校中,超过1/3的高校都认为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科发展和科技活动特征的差异考虑不足。   二是对科技人员的评价,忽视了不同工作任务和聘任岗位的差别。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和职称晋升,多数学校尚未完全采取分类评价的制度。在具体评价操作中,又往往以论文、专利、科研项目、科研奖励等相同指标、甚至相同标准进行考核。   五、评价导向功利化   将科研产出与教师薪酬直接挂钩,是当前高校科技评价导向功利化的集中体现。在受调研的32所高校中,各高校对发表在高级别刊物《Nature》或《Science》的论文均给予每篇10万-100万不等的奖励;对于发表在SCI检索刊物上的论文则根据分区给予1000元-2万元不等的奖励;对于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则给予几十万到上百万的奖励,有些学校还提供2-4倍的配套资金。   在这种过于功利化的评估体系引导下,“挣工分”成了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直接目标,导致学术界急功近利的风气盛行。    问题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   我国科研管理体制问题的多发有其宏观背景和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在我国,扭曲的社会价值体系对科技工作的危害发生在三个层面上:扭曲了科技管理部门的行为、扭曲了高校的行为、扭曲了高校教师的行为。因此,科技管理体制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我国相关政府职能的结构性缺陷。   一、政府管理部门评价体系的制约   政府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科技评估、各类评奖活动对高校科技评价工作形成较大的制约甚至误导作用。一是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评估促使高校以相同的指标去考核院系和教师。教育部有关部门运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多次对全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进行排名和重点学科评选。该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4类一级指标(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9类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数量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各高校为了在学科排名中取得领先,基本上都沿用了这一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来对校内学科、学院和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估。   二是国家重点基地和高端人才评选标准引导高校普遍采取类似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国家及省部级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研究基地以及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的申报表格的填写,虽未明确规定量化考核指标,但都要求依次以“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重大、国际合作、省部重大科技计划、重大横向合作等为序填写科研项目,以国外论文、国内论文、外文专著或其中章节、中文专著、外国专利、中国专利等为序填报研究成果,由于高校拥有重点基地和高端人才的数量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因此,许多高校都以这些指标及其优先程度来考核院系、学科和教师。   三是政府科技奖励制度对高校科技评价形成的不良影响和错误导向。目前,我国科技奖励名目繁多、评奖活动频繁,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科技奖励层出不穷,而且基本是以颁奖单位的行政级别作为评判成果价值的标准,对科研项目质量的判断也同样以项目级别作为判断依据,以致高校和科研人员都非常注重行政框架内的科研成果,以获得奖励的级别和数量作为科研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忽视了科研成果本身的价值和社会评价。    二、大学排行榜的压力   以量化指标为主导的大学排名加剧了高校对科研数量指标的畸形重视。目前,各种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同小异,几个有影响力的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几乎都将论文数量、科研经费数量作为评价大学科研实力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对科研数量指标的畸形重视。 在大学排行榜的压力下,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高校不得不将一些量化指标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标准。     三、高校管理水平的局限   一方面,部分高校将科研数量指标的增加简单地当作学校创新能力的增强,存在认识上的错误。一些高校领导把科技实力的增强等同于科技奖项、科研项目和成果等数量指标的增加,片面地认为“只有先出数量才能再出质量”,“学术统计数字就是政绩,政绩就是学术统计数字”,因而把追求科研数量指标作为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并试图通过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把数量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教师身上,以实现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多数高校的科技评价都是由管理部门主导的,尚未真正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存在管理上的缺陷。这也是导致科技评价过分依赖各种量化指标而忽略成果真实价值的主要原因。由于管理部门并不了解各个学科本身的特性和各项成果本身的真实价值,因而只能借助于成果价值以外的量化指标来衡量成果质量的高低。    高校科技评价的改革建议   改革和完善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要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基本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以激发创新活力为根本,以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与科研方法的创新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不断优化以创新能力、科研质量、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机制,促进高校科技管理由注重数量扩张向注重内涵和质量建设转变、由注重出短期成果向注重解决国家科学发展问题转变。   一、加强宏观统筹   高校科技评价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上到下、多部门参与,以优化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研究基地的评估为突破,以人事评聘制度的改革为抓手。对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的评估要突出对研究团队集体标志性成果的考察;对科技人员的考核和职称评聘要强调对其代表性学术成果的考察及其在团队中的贡献,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绩效的单纯量化考核评价方法。   二、坚持分类评价   立足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和人才特质,坚持分类管理和评价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一是建立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分类评价体系。二是建立基于不同聘任岗位的分类评价体系。三要建立面向不同评估对象的分类评价体系。   三、注重质量导向   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积极倡导“质量第一”的评估评价理念。一要创新评估方法,由侧重定量评估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转变。二要简化评估程序,由过多地注重短期直接效益向注重长期综合效益转变。三要优化评估时段,由过多地注重结果评估向过程与结果并重转变。   四、建设评估文化   将评估文化建设纳入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建设、创新文化和科研道德建设的总体工作之中,促进评估文化建设与创新文化和科研道德建设有机融合。要从重视人的产出转变为重视人才本身,推行科学研究的“去功利化”,通过提高科研人员的基础性工资收入,实现科研与“谋生”脱钩;将创新文化建设纳入科技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文汇报》 日期:2013年4月15日 版次:10 作者:杜德斌 链接: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3-04/15/content_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