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究生获2015德国红点大奖

01.11.2015  08:40

图片说明:华东师大设计学院三位获奖学生受邀参加2015德国红点奖颁奖典礼。

图片说明:华东师大设计学院在2015德国红点奖上的获奖作品之一:“个人医疗导航系统”。

图片说明:华东师范大学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校长、教育学部教授任友群

  东方网记者姜文然10月31日报道: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就医需求持续增长,出现了就医环境混乱,就医流程繁琐而复杂的现象。最近上海华东师大设计学院三位研究生凭借对此问题的创意,获得了2015德国红点设计奖。这一奖项素有“国际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

  这三位研究生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张惠敏、印惠晶和王元昊。她们的获奖作品“Personal Medical Treatment Guidance System”是一套电子化的个人智能医疗导航系统,通过清晰的系统流程设计以及简洁的界面系统设计,力图帮助人们简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就医效率,为患者提供个人就医信息指导。

  “个人医疗导航系统”作品为患者提供个人就医信息指导,其终端产品由医院提供的可循环使用移动设备和患者的个人信息卡组成。张惠敏介绍说,“电子医导系统”能随时为患者指引方向,实时同步更新医院就诊信息,自动智能排队,云端存储就医信息,简化就医所需携带的大量检验报告及病例,为患者提供就医的优化选择。该作品从61个国家的31个类别468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授予了红点概念设计大奖。

  据了解,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是由德国著名设计协会Design ZentrumNordrhein Westfalen创立,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总部设在德国,它与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并称为世界顶尖的三大设计大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型、最具权威性的设计竞赛之一。获得红点设计奖是工业设计界公认的所能获得的最高等级的荣誉。

  如此高等级的国际奖项,华东师大设计学院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学生的设计作品参赛并获奖,包括2012年的红点奖作品老年人E手机、老年人养护中心药品调理盒、宠物粪便转化器,2014年红点概念设计奖获奖作品的LINK手环,以及今年的个人医疗导航系统和ECO PLANT。为此,东方网记者对设计学院院长魏劭农进行了采访。

  魏院长提出了人文设计教育理念,即将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融合在一起的价值理念。“向自然学习,获取智慧和灵感;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来丰富设计的表现力和信息的传播力,并给人以科技时代全新的体验与感受;而人文艺术始终是设计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也是提升一个设计师审美判断力的最为关键的部分。”“设计教育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教会了学生相关的设计技术,而是取决于是否能够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的激情,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设计是一项能够使他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工作。

  谈起今年的获奖作品“个人医疗导航系统”的设计灵感,设计师之一张慧敏说,是一次亲身经历让她看到就医环境问题、流程繁琐,便与另两位小伙伴一起讨论如何改善现存问题,并在医院的志愿服务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产品设计专业戴云亭、陆军石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产品的构思和设计,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简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为患者提供就医的优化选择,使患者“一机在手”实现“云就医”。据介绍,该作品同时还获得今年台湾“光宝”创新设计奖。

  魏院长还提出“1+3”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即除了课堂教学外,另增工作营教学、暑假海外教学和项目实践的组合教学模式。“定期不定期举办工作营,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国内外一线的设计师,了解和跟踪设计前沿;暑期海外教学是与国外一流的设计院校合作,让学生出国学习、考察;项目实践是让学生参与学院承担的一些重大的设计和科研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校长、教育学部教授任友群表示:华东师大有着深厚的艺术学科积累,而艺术学院是个新学科,走出了一条新路。除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学院一直比较注重与国际接轨,设计学院接连获得红点奖,也是如此办学理念的一个成果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