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杨小微:以积极从容的心态看待高考改革
万众瞩目的高考改革方案,千呼万唤始见端倪,总方案及各省市推进高考改革的时间表已定,路线图也正在清晰。这既表达了从上到下改革高考的决心和信心,也展现了改革者的智慧和想象力,是一件值得关注和期待的大事!
从9月4号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看,高考总成绩结构的变化,可能是最大亮点。作为总成绩一部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采取“学完即考、一门一清”的方式,这既有助于增强学校和学生对高中阶段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也有利于减轻学生临近高考时的备考压力和负担。如果高中学业水平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语文、数学、外语按分数计算,则会增加一个亮点,即考试科目群中计分与分等的结合,这有助于克服解决单纯计分和单纯分等各自的缺陷。
尽管高考历来被认为具有指挥棒作用,但高考改革也不是万能的,一些相关的深层次问题需要冷静考量,这里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高考作为评价方式的性质和功能需要准确界定。高考(包括中考)属于常模参照评价,是在一个特定样本群(即常模)中进行的相对评价,其基本功能是选拔。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考查、考试、单元测验等其他评价形式,都属于以标准为参照的绝对评价,其功能是促进或改进,故又称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通常采取等级分,有助于被测者知晓自己成绩所处的区间,大致明确自己离标准有多远即可。高考既然属于选拔性评价,唯有“分分计较”,才能鉴别和区分。例如,十多年前笔者曾参与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设计,其中提出过以等级分呈现的高中科目会考成绩取代高考分数的设想,然而,若某年北大要招收500名本科生,却有3000名竞争者的7门会考科目都达到了A等,那么凭什么从这3000人中挑选出500名来?显然,粗略的等级分,在选拔的区分度上远远不及百分制。
尽量降低全社会对高考改革效应的期待值。曾有资料显示,韩国在连续十多年中,每年都会改革高考方式,这其实表明每年的改革都是不成功的。直观地看,应试教育似乎由高考和中考所导致,但深层次的原因,一是中国总是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社会福利保障未能充分覆盖的背景下,参加高考往往被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二是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或“读书做官”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人们心中是如此根深蒂固,这种文化心态短期内也难以改变。
尽快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转型以缓解高考压力。高考中“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国民心中对职业教育的鄙视,而这种鄙视来自“职业有高低尊卑贵贱之分”的社会心态,从而造成“进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等于人生失败”的心理,甘愿花大钱也要追随高考,哪怕进了普通中学或非职业教育院校之后学业跟不上也在所不惜。未来若干年,几百所1999年“专升本”的高等院校将陆续加入应用技术型或职业教育型高等院校大军,这将是对国民心态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转变社会上职业和职业教育观念的难得契机。如果这些学校转型成功,如果所有职业一律平等的观念渐渐被普遍接受,延续至今的高考压力方有缓解的可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考改革的态度和步伐应该是积极的,但我们对其效果的期待,当有一种平和从容的心态。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阅读原文
来源| 人民政协报 编辑| 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