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更科学,种得更省力,吃得更安全

20.10.2015  10:28

■ 确保菜田姓“” 防止移作他用

■ 蔬菜生产核心基地的主要生产环节 基本实现机械化

■ 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在绿叶菜生产基地基本实现全覆盖

10月16日上午,市农委在光明食品集团五四有限公司召开2015年蔬菜工作现场会。会议明确,加快推广应用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和蔬菜机械化生产,是今后一段时期本市蔬菜科技推广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力争用2-3年时间,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在绿叶菜生产基地基本实现全覆盖,蔬菜生产核心基地的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殷欧作工作部署。

质量安全如何保证?

十三五”期间,本市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重点支持绿叶菜核心基地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应用

确保蔬菜质量安全是做好蔬菜工作的生命线。

要求全部生产有机蔬菜显然不现实,但是要尽可能少用、不用化学农药,一定确保地产绿叶菜质量安全,确保供应市民餐桌的菜品安全。”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在会上提出上述要求。

近年来,本市以“双绿工程”(即绿叶菜绿色防控技术综合示范工程)为重要抓手,转变蔬菜发展方式,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据介绍,2014年,本市在九个涉农区县及光明食品集团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229个(其中集成示范区78个、单项技术示范区151个),面积达7.7万亩,比2013年增加1.5万亩。据调查,去年市郊蔬菜生产中农药亩使用商品量和有效量同步下降,分别减少227.1克和8.7克,全年亩用药次数减少0.4次。农业专家表示,如果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在全市绿叶菜基地实现全覆盖,可使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本市已经基本构建了“三诱一网+科学用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总结形成了《上海市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据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瑞明介绍,在这份技术规程中,根据上海地区夜蛾类害虫的年度发生和消长规律,规范了开灯时间,挂灯密度和高度,形成了杀虫灯应用技术规范;针对蚜虫、烟粉虱等危害和发生规律,提出了棋盘式挂板、双层挂板等放置方式,优化了挂板密度和最佳高度,形成了黄板使用技术规范;开展了性诱防治试验和食诱技术探索;配套完善了夏季绿叶菜防虫网全程覆盖技术等。

有一组数据可以反映出本市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力度:2014年,全市各类型杀虫灯保有量达2400台,控害面积4000多公顷;推广应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等性芯10万多根,配套诱捕器3.5万多台,应用面积25万多亩次;推广应用黄板、蓝板44万张,应用面积1.5万亩次;防虫网拥有量达到了2000公顷。

数据反映出的是政府在推进这项工作中的决策。殷欧在会上作工作部署时表示,“十三五”期间,本市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重点支持绿叶菜核心基地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应用。据悉,2015年,本市绿叶菜奖励资金中有50%用于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区县的绿色防控技术实践也在稳步推进。2015年,本市农业部门重点突出了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以蔬菜标准园为基础,重点抓好全市60个防控技术创新示范区建设,面积2.4万亩,其中宝山区的罗光和联杨两个合作社核心示范区逐步探索以采用生物理化防控为主、不使用绿色农药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据宝山区农委负责人介绍,在夏季病虫害高发期间,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两个技术集成示范点化学农药适用次数比面上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施用量可减少近50%。在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崇明健绿花菜专业合作社还成为全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点之一,成为全市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的样板。奉贤扬升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以蚯蚓养殖和蔬菜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的菜田改良保育技术,保护菜田土壤生态。

会议指出,要继续加大蔬菜产品抽检力度,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地产蔬菜的质量安全。殷欧在会上要求,要推进蔬菜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蔬菜生产档案农业建设,督促蔬菜种植户建立田间档案;在200多家规模化生产基地实现信息上网的基础上,按照《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要求,加快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的信息追溯。要加强生产过程中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特别是加大对种植散户安全使用农药的检查力度。

张瑞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绿色防控技术不是不用农药,而是提倡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比如我们在蔬菜农药使用中积极提倡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等,而且要求严格执行合理选药、适期用药、方法得当、掌握用量、科学混配、交替轮换等,尤其是要求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据悉,2015年由42家国内外农药(械)企业生产的53个农药(械)品种被列入“上海市2015年度农药(械)重点推荐品种”名录,所有品种均为低毒、微毒品种。

均衡供应如何实现?

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在21万亩绿叶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重点扶持10万亩以青菜、杭白菜为主的大宗绿叶菜核心基地

近年来,本市严格落实“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巩固绿叶菜生产基地,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有效保障了地产蔬菜的生产稳定、供应稳定。2014年,地产蔬菜年上市量保持在330万吨左右,自给率约50%,其中绿叶菜145万吨以上,自给率达90%。

我们统计数据显示出一个规律,当绿叶菜日上市量低于4000吨的时候,菜价就会有比较明显的上扬。所以,21万亩绿叶菜种植面积是一个‘保底数’,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于这个数字,否则,市场就会出现波动。”殷欧说。

为切实保障市郊绿叶菜生产,“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在21万亩绿叶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整合市、区县两级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绿叶菜考核奖励资金的作用,重点扶持10万亩以青菜、杭白菜为主的大宗绿叶菜核心基地,从而稳定全年均衡供应。

会议要求各区县、各单位按照“蔬菜中增加绿叶菜比重。绿叶菜内部要优化品种结构”的方案,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化,科学安排茬口。同时加强蔬菜生产和价格信息监测,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引导菜农分期分批均衡安排生产,防止单一品种的集中播种和集中上市。

会议还要求强化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强化耐高温绿叶菜品种和配套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强对种子研发、工厂化育苗、遮阳网覆盖等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实际上,早在2010年,本市就启动了绿叶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力争通过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推进,解决本市绿叶蔬菜的周年均衡上市难以保证,连作障碍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机械化程度低、用工量大,蔬菜采后处理程度低等绿叶菜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经过五年的推进,绿叶菜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在绿叶菜特别是青菜的品种供应,绿叶菜的供应量和价格稳定性,地产绿叶菜质量安全和绿叶菜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绿叶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朱为民在此前接受网友在线访问时介绍说,目前本市夏季上市绿叶菜中,自主选育品种占比已经超过30%,加上包菜、苋菜、茼蒿等,上市绿叶菜品种已经达到21个,品种更加丰富了。朱为民说:“我们增加了大棚的通风性,保证光谱不变,但是隔断远红外,在冬季增加了新的覆盖材料,提高了冬季青菜的生长速度,推广了一些覆盖好的材料,降低了湿度,减少了连续低温对青菜的伤害,同时,我们也选择了比较好的周年生产搭配茬口。通过这些做法,我们的保障能力得到了增强。

现场会上,与会人员还现场观看了星辉公司绿叶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的绿叶菜机械化作业。在作业现场可以看到,星辉公司的鸡毛菜从耕整地、起垄作畦到机械种植、收割冷藏等环节,均有蔬菜机械的参与。蔬菜的机械化采收是个难题,上海在引进国外机械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消化、吸收、改良,研制出了适合上海土壤环境的作业机械。在机械化采收演示现场,蔬菜收割机行驶中,被收割好的鸡毛菜从机器的斜面上被传送到工作台,采收人员只要将平铺的蔬菜归拢,即可装入身后的周转筐内,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据星辉蔬菜公司介绍,近两年来,该公司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资金325万元,多途径购置农机具,除了引进国外先进蔬菜机械外,该公司还利用国家和上海市农机补贴政策,采购一批国内完全成熟的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收货后处理机械、喷灌机械等各型农业装备。

会议要求,本市要积极推行经过消化吸收的大型成套机械,推广应用适合管棚生产的中小型机械,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达60%。同时加大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在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园艺场推广机械化耕整地、起垄作畦、机械种植、水肥一体化、收割冷藏等技术装备,完善清洗、分级、包装等产后装备以及冷链运输系统,减少蔬菜流通损耗。加快蔬菜机械化成果转化,研究和推广适合机械化的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加强产业技术体系支撑,示范应用各项科技成果。

设施菜田如何管护?

2016年起,本市设施菜田建设不再由市农委审批;设施菜田的管护主体要管护好设施菜田;完善相关办法,确保菜田姓“”,防止移作他用

今年7月,市农委、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上海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由市级财政资金和区县财政资金共同承担,市级负责市级资金分配和监督考核。区县负责按相应比例落实所承担的资金,并负责专项项目评审、审批、建设管理、竣工验收。《办法》第七条明确,包含蔬菜在内的种养殖基地设施建设和包括设施  设备在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均列入该专项。殷欧在工作部署中要求,各区县和市相关单位要做好设施菜田建设项目的承接工作,要严格按照设施菜田建设的要求、标准及相关程序,切实做好新建项目的审批等相关工作。他同时强调,要严格按照要求抓好在建设施菜田的工程进度和质量,抓紧项目验收和质量检查。同时做好区县层面上与水利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强菜田水利建设,建立完善配套齐全、灌排通畅、安全高效的菜田水利体系。

会议透露,目前郊区建成菜田设施中,约有16.7%的设施使用不规范,不同程度的存在将仓库移作他用,菜田设施用于农家乐经营或货物堆场,菜田用地被改种其他作物等现象。

记者查阅《关于加强设施菜田财政性资产管理的意见》(沪农委〔2009〕221号)发现,《意见》对管理主体、建立健全养护制度、严格保护设施菜田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意见》明确,各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是设施菜田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区县财政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好资产管理的相关工作。市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市级财政投入形成的资产登记工作,并将市级财政投入建设资金所形成的资产移交区县委托管理。

意见》指出,要严格保护设施菜田,“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占用设施菜田从事非农建设,不得随意破坏、处置菜田内的温室管棚、道路、沟渠、仓库等各类设施”“设施菜田实行占一补一。为确保本市设施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经批准同意处置、占用设施菜田的,占用单位应按照建设标准给予补偿,区县应在6个月内组织易地补建”。

意见》在建立健全养护制度部分还明确,原则上保护地设施从建成起每年每亩落实不低于200元的管护费,露地设施从建成起每年每亩落实不低于25元的管护费。管护经费专项主要用于设施菜田基地内管棚设施、道路、沟渠、灌溉系统、仓库等设施的维修、保养。

孙雷强调,“一定要确保菜地姓‘菜’,加强对建成基地的管理,加大考核力度,促进各级管理部门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做法。同时,提高设施菜田的利用率,发挥稳定绿叶菜生产能力的保障作用。

记者 张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