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奈保尔昨抵沪 为上海书展首次造访中国

11.08.2014  11:04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抵沪参加今年的上海书展。昨天上午,奈保尔携夫人现身机场,这也是他首次造访中国。尽管坐在轮椅上,但一身米色西装和大红上衣,配上标志性的礼帽,再加上不经意一瞥时凌厉的眼神,还是让人一眼认出:这就是那个被称为“英国当代文坛奇才”的印度裔传奇作家――奈保尔!

  奈保尔今天下午将在思南文学之家举办新书首发式,并于12日、15日分别参加“文学与翻译――在另一种语言中”论坛和“诗歌之夜”,这些均为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的活动。8月17日,大师奈保尔还将迎来他的82周岁生日。

  维.苏.奈保尔出生在加勒比海特立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大家庭。16岁时,奈保尔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并在次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修习英国文学。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奈保尔创作了以童年生活为素材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该作品获得了毛姆文学奖,令他一举成名。此后,奈保尔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几乎不间断地在全世界“迁徙”,丰富的阅历为他的“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自由国度》等作品提供了素材,其中《自由国度》赢得了布克奖。

  2001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奈保尔,颁奖理由是“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特立独行的风格和毫不妥协的态度,在奈保尔的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一以贯之。在迄今出版的30余本书中,奈保尔善于用最简单的词汇去表达最深刻的主题,对殖民地国家独立后面临的种种问题给予了辛辣的批判。作家帕特里克?弗伦奇在《奈保尔传》中曾打趣说:“奈保尔身为作家进行的半个世纪的写作,似乎没有他爱得罪人的名声那么重要。

  此行,他将在上海书展举行《大河湾》、《信徒的国度》和《我们的普世文明》中译本新书的首发式,这3本书分别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反映了奈保尔不同阶段的创作风貌,而读者们可以更近距离感受大师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