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机构助力“中国质造”升级

31.03.2016  11:23
    问题疫苗、毒奶粉、瘦肉精……产品质量危机不断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着,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推向了道德声讨的风口浪尖。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当今世界,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对于企业来说,质量则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
    那么,在当今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如何才能选择值得信任的企业、企业如何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在中国建立起完善的征信体系,彻底解决诚信缺失问题也成为企业和公众最为期待的事情。
质量是企业最大的诚信
    在刚刚结束的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月29日,李克强总理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重要批示: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
    对此,21315征信集团董事长陈泽华表示,现在质量问题不仅是保护老百姓消费权益,更关系着我国工业体系能不能持续发展。我们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唯有质量才能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当前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抓好质量信用更应该成为当前我国每个企业都最为重视的事情。同时,企业的诚信不是来自自我表白,而是在与广大消费者的接触沟通中体现出来的。企业把质量看成自己的生命,这便是最大的诚信。
企业应高度重视质量信用征信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质造”,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注重质量和品质的新阶段。因此,对企业而言,质量和信用应成为其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尽管质量信用对企业而言意义非凡,但目前很多企业对质量信用重视程度依旧不够。“事实上,质量、信用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年,但大家不容易把它作为重要的方面来抓。”陈泽华说,“‘中国质造’离不了社会诚信作保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征信业蓬勃发展并助力推进。”
    在陈泽华看来,所有的中国企业家都应该高度重视质量信用并积极实践,把质量信用体系和质量信用报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和21315征信管理集团一样的各类征信机构,应该踊跃参与到质量信用业务服务中去,对受其委托的供应商进行征信。”陈泽华告诉记者,“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企业质量信用问题基本都来自供应源,三鹿奶粉事件、问题疫苗等问题都出在供应商方面,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委托第三方征信机构介入他们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做质量征信,因为征信机构要维护自身声誉,所以会随时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跟踪并及时告知企业,这样的话很多问题就可能被避免。
    “如果我们对质量信用的征集工作能够给国内外企业的客户采购提供参考,给消费者提供采购时候的信用调查,那就说明我们所做的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是有实际好处的,对企业是有现实意义的。”陈泽华告诉记者,“所以,我们比较看重质量信用的征信。
    据悉,21315征信管理集团发起单位之一---中品质协(北京)质量信用评估中心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为50多个行业、2000万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了信用评估服务。由于专注于企业信用研究和信用保护,提供便捷的信用查询服务,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企业征信报告,因此,中品信用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采购、招投标、投融资等领域。
民间征信业发展要接地气
    我国征信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目前业务活跃的征信机构已达数百家多家,征信市场已初具规模,征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但是由于征信立法滞后、监管缺位、市场秩序混乱、征信服务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我国征信业依然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对此,长期从事征信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在中国征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21315征信集团董事长陈泽华表示,当前我国征信市场目前存在竞争无序的情况,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征信机构起步的同时征信市场却未起步。所以整个征信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虽然监管不少,但是主次还未分清,因此征信模式的产品还未被市场广泛接受和运营。陈泽华建议,对当前我国的民间征信业发展而言,国家应采用“先扶持——再发展——再规范”的方针。
    谈及行业发展,陈泽华表示,我国征信业发展需要接地气,要结合具体的国情民情,包括人们的思维习惯、文化心理、政策环境等,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